…………
“打起来了,真的打起来了。”
“最新的消息。日军在龙口登陆,在福山地区和张钫济南师的孙兆鸾旅交手。”
“真打起来了?”
“是。”
国民党。
中日山东的交锋吸引力所有中国人的目光,包括中国各党派。
“太冒险。”
汪精卫脸色不是很好看。
国民党二次革命打击太大,重要的是国民党内部大分裂,不少骨干都走了出去,很多中坚人物纷纷加盟人民党。而且国民党激进派,国民党参加二次革命的人,国民党留在北京的议员之间矛盾重重。
内部矛盾非常大。
孙中山虽然是党魁,但组织建设不是他的强项,而且他也不关心目前国民党的情况。黄兴不出山,孙中山又弄不明白。因此孙中山只能是让汪精卫重新回来,过来组织国民党的建设。
汪精卫此人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让处于跌势的国民党重新整合起来。总算没有让国民党彻底完蛋。
“子清还是太年轻。现在欧战开始,对于中国是一个大好机会。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和日本人起冲突。”
汪精卫摇头。
对于张学文的选择,汪精卫是不同意的。何必跟日本人交手,划个地盘让日本人和德国人打就可以。中国军队只要保住济南,不让日本人进入济南,那就可以了。
“是啊。”
“万一要是输了,到时候怎么办?”
“太年轻,太年轻。”
“我们不能这样看着。我们应该积极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进行周旋。季新兄,我们国民党要负起这个责任。”
汪精卫没有说话。
他回到国内之后,一直在主持政治协商会议还有国民党的党务工作。可是都不怎么顺利。当初张学文成立政治协商会议是为了从国会拿走权利,避开“临时约法”。
更是因为国内实力派的存在。
可是不到一年时间当中,张学文已经是把国内最大的实力派冯国璋收拾的差不多,江浙沪地区已经慢慢的在张学文的控制当中。没有了冯国璋之后,其他的一些国内实力派,面对张学文不敢说不堪一击,但最起码不敢有反对意见。因此现在弄的政治协商会议开始变成鸡肋。
那些地方实力派就怕张学文收拾他们,因此一个个都当个磕头虫。
而国民党就不用说。
如果不是还有很多相信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人存在,国民党早就四分五裂。汪精卫现在只不过是稳定住了国民党的局面而已。他虽然性格有些软弱,但有些人的想法他心知肚明。
这些人很多都是之前的国会议员。
最近一段时间非常憋闷,现在看到这样的机会,都想活跃活跃一下,不希望这样退出中国政坛。
倒不是说他们想要当汉奸,而是他们很多人在日本有很多人脉。这些人很多都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他们的同学当中有不少日本政要。他们希望在中日两国之间奔波,让张学文看看他们还是有能力的。
以此来增加他们的政治筹码,以此来重新回到政坛。
“有什么可周旋的。”
廖仲恺立马出声。
“日本人欺人太甚,难道我们还要退让不成。我认为张学文的选择没有什么错误,这个时候全中国都在万众一心,我们应该发动我们的资源,积极的响应国家号召才对。我们这个时候如果表示愿意跟日本人周旋,让国人怎么看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和日本撇清关系都来不及,还往上凑,难道真的让国人骂我们汉奸你们才满意。”
廖仲恺对于这些人真是鄙视。
现在是什么时候。
全国都在抵制日货,都在一致要求和日本人决一死战的时候。国民党历史上和日本人本来就牵涉很深,应该说国民党的革命和日本人是脱不了干系。因为同盟会一半的经费,其实都是从日本筹措的。
有日本政府给的,也有日本“同情”中国革命的人给的。而且同盟会起义的武器,大半也都是从日本买的。
二次革命之后,国民党的势力是越来越萎缩,如果这个时候被人家攻击国民党和日本有关系,到时候打击就会更大。特别是和国民党关系不睦的章太炎。
没事就批评国民党几句。
他甚至把同盟会当年的一些不应该公布的秘密都随意的在报纸上爆料,弄的很多人本来就怀疑国民党和日本人不清不楚。
这个时候国民党和日本人撇清关系都来不及,要是还搀和里面,叫人家在报纸上大骂,那真是断绝国民党的生路。一旦被扣上这种帽子,以后国民党很难再次崛起。
当然目前主张和日本谈判的不在少数。
但他们可以,可是国民党不行。
因为历史原因。
一群没脑子的笨蛋。
“仲恺兄,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是为国家着急,都是为国家想办法。难道就你一个人为了国家,我们都是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不成。”
“就是。”
“仲恺兄,做人不能太自我。”
廖仲恺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和这些留在北京的议员闹的很僵。虽然孙中山、汪精卫这些人都没有追究当初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实力追究。因为追究他们的责任,国民党立马就扯淡了。
汪精卫要做的就是尽量弥合大家的矛盾。
可是越弥合,大家的分歧反而越大。
廖仲恺看不起这些为了贪图官位的所谓议员,而这些议员同样看廖仲恺不顺眼。
廖仲恺听着大家对于自己的指责,愤然道:“我奉劝各位一句,现在的国民党需要的是安下心来,先整顿好自己。先要考虑考虑我们到底应该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不要老是想着权利,想着应该怎么去抢夺权利,想要出风头。这样的党派是没有前途的。先有一个明确的主张,才能够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