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日,袁母刚拜完月老,袁二婶便带着李俨来访,当然,名义是以拜访同僚长辈。
他待的时间并不长,毕竟不熟,只是临去时,他望向袁朱,眼中依依有倦恋之意。
“弄月,你觉得这位李公子如何?”袁母袁父对他观感不错,问得很直接,“你可喜欢?”
“不喜欢。”袁朱答复得也很爽快。
袁母失望之情溢于颜表,却什么也没说。
“对不起,阿娘。”袁母如此反应,袁朱反而忍不住愧疚,她知袁母为着她的婚事,已操心太多。
袁母叹息,反过来安慰袁朱,“也许你爹说得对,姻缘未到吧,我们慢慢找,总会找到合意的。”
她不想让袁母失望,可袁朱知道,她永远也找不到合心意的男子。
未等袁母为袁朱慢慢挑选夫婿,袁父便带回朝廷便颁布的律令。
“凡二十岁未及婚配的女子,届时由官府统一指派。”袁朱双手捧着手中竹简,再三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她一把摔掉竹简,“到底是哪个混蛋官员提出的主意,居然还施行了?”
袁涣之捡起地上竹简,擦掉沾在上面的灰尘,放在书案上。
“小妹,发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华朝立国以来,民生凋零,为鼓励百姓结婚生育,增加人口,釆取过不少措施,或是积极奖励或是消极惩罚,惩罚措施中最狠的莫过于罚钱了。
华朝以农业为主,税收的主要来源来自农民,赋税分田租和口赋两类,口赋又分有两个档次,零至七岁收三十钱,八岁以上每年收一百二十钱。
女子十五岁及簪后,若不成婚,便将人口税提高五倍,若超过二十还未嫁,便要收取六倍的人口税。
华朝普通中等农户一年收入不过7200钱。为省下这笔钱,华朝女子十三四岁便议亲了,多半十五岁就成婚出嫁。
朝廷鼓励倡导早婚早嫁,虽然有有识之人提出,过早婚嫁其实对妇人生育并不利,不过,这种抗议在大势所趋之下,实在太微弱了,无法引起重视。
“怎能不生气?”袁朱觉得她头顶都要冒火了,不结婚罚钱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要强制婚配,连这么点人身自由都没有了。
“天子在征战匈奴、南蛮之时,怎么没想过要爱惜爱惜百姓,现在为了增加人口、可供役使,当真是不遗余力。”这些封建帝王果然大都自私自利。
“住口。”一向和颜悦色的袁父闻言,陡然面色大变,大喝。
袁朱被吓得倒退一步,袁父是儒雅平和的,从未对她发过这么大的火。
袁涣之连忙把门关上,“小妹,慎言,不要命了。”
“陛下年少即位,雄才伟略,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北驱匈奴,南平夷越,开通西域,威慑中外,这是何等伟业,岂是你一无知女娃可以随意置喙的?”
“可是,三十多年来的南征北战,士卒百姓伤亡无数,海内空耗,户口减半,这也是事实呀。”
袁朱抿唇,一直以来,皇帝于她而言不过是个符号,她对他并无敬畏之情。
“还不住嘴。”袁父没想到袁朱居然还敢反驳。“都是我们平日对你太过纵容,让你才不知天高地厚,才敢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这是事实。”袁朱并不认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袁父见袁朱如此冥顽不灵,当即发了真火,“家法呢,叫何伯,去请家法。”
“爹,小妹已经知错了,您别怪她了。”袁涣之一面阻拦袁父,一面对袁朱说道:“小妹,你少说几句,还不快给爹爹认错。”
袁朱把形势衡量了一番,觉得实在不应该为了一个陌生人而伤了家人和气,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的坐席上。
“爹爹,女儿知错了。”袁朱伏在席上,嚎啕痛哭,“请爹爹原谅女儿。”
“女儿实在不该胡言乱语,陛下仍是古今未有的贤明圣君,亲下罪己诏,偃武休兵,鼓励农耕,知错能改,圣人之行!女儿无知,请爹爹原谅。”
袁朱郑重的磕了一个头,望向袁父的面色十分之真诚。
袁涣之抚额。
袁父手指袁朱,“你……”
房内如此动静,自然引来了袁母,她走入房间,见袁朱正跪着,“夫君,弄月犯了何事,你要让她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