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姐姐……你还没睡啊。”
韩柏莹本来想好好睡一觉,第二天醒来万事大吉,但身体很难受,很难睡得踏实。翻来覆去好一阵,还是坐起来,想要起床倒些水喝。
苏时月见她摇摇晃晃地起身,便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倒了一杯热水给她:“退烧药,吃了。”
韩柏莹看到苏时月手心里躺着的小小药丸,脸上有些茫然,又有些诧异地:“苏姐姐,这退烧药哪里来的?”
苏时月:“……”
……她不想说谎,又很难解释。
“难道,……你刚才特意跑去给我买的退烧药吗?”
避免她误会,苏时月否认的态度很坚决:“不是。”
“我不信!”韩柏莹一把抱住她,“杀人犯在外面流窜,你还跑出去给我买药。”
“你别哭,”苏时月满头问号:“?先听我解释。”
“我不听,呜呜呜,”韩柏莹眼泪哗哗乱流,蹭了苏时月一身,“已经好久没人这么关心我了。”
苏时月:“……?”
“苏姐姐,你是除了我妈妈以外,对我最好的人了。”
听到“妈妈”两个字,苏时月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韩柏莹的肩膀:“快吃吧,吃完睡一觉就好了。”
“……好。”韩柏莹听话地将药吃下,随后盯着苏时月:“那你要答应我,你不许走。”
“嗯。”
等韩柏莹睡着以后,苏时月继续剪片子。
每次碰到这种人命案,她总会通宵工作。天灾人祸,家破人亡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人们脑海里“家”的形象,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牢固。有时候,只要轻轻一推,往日的欢声笑语,顷刻就不见踪影。
正想着,苏时月听见外面传来车子启动的声音。在她进门后,陆淮阳没有第一时间离开。
……陆淮阳啊。
苏时月脑内出现那个人的样子。
那个时候,她不是故意失约,也不是忘记了和陆淮阳的约定。只是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让她觉得,自己配不上陆淮阳了。
喜欢本就让人自卑,意外更是能轻易粉碎自尊。
对于那个正面临高考和家庭危机的苏时月来说,无论等待她的那个答案是什么,她都没有力量接受了。
“人抓到了!”
苏时月把剪好的片子上传,警方那边就来了消息。
“马上。”
韩柏莹刚吃了药睡下,苏时月不准备叫她起来,直接穿好外套,背上摄影机出发。
这起命案在网络上已经有了一些关注度,不少网友在怀疑凶手是男主人。理由是男主人刚出差两天,全家就遭遇了灭门案。
苏时月在赶往现场的路上,随手搜索,发现网络上的猜测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有分析贴开始分析凶手是男主人。
按照以往她参与采访报道的案件比例来看,凶手是男主人的情况确实占比较大。但这次的案件并不是,根据警方给的消息,凶手是邻村的精神病人,此次是随机作案。
奶奶带着孩子从公园回来,凶手一路尾随,跟至家中。女主人正在哺乳期,二女儿还在襁褓之中。
一家老小,面对手持尖刀、精神异常的凶手,毫无抵抗之力。
苏时月到警察局了解情况时,男主人刚刚连夜赶回来。
“走之前还好好的,回来家怎么就没了。”
“我和他无冤无仇,他为什么要杀我母亲妻儿!”
“他会被判死刑吗?精神病会保护他吗?”
……
苏时月看到男主人在公安局里吼叫,到没有一丝力气,又抱住民警,痛哭:“都怪我,我为什么要出差……”
“……还要采访受害者家属吗?”昨晚和她一起在草丛里蹲守的民警问她。
他们知道她从昨天白天开始就没有休息和离开,如果没有新的材料,怕她会觉得白折腾一趟。
毕竟精神病人是没办法采访的,如果受害者家属也不采访的话……
“暂时不用了。”苏时月摇头,“等到他平复心情以后,……如果他愿意的话。”
她从不把镜头对准无助的受害人。
如果不是网络上的猜疑,苏时月更是完全不打算采访男主人的。
案子暂时只能收集这些材料,苏时月回去整理了尸检报告和警局办案人员的采访,开始撰写破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