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深看着眼前这个女人,个子高高的,比马成功高出一头。方脸,大眼睛,皮肤红润,一点看不出是近六十岁的人。
姑抓着他的手,问东问西,见到娘家人了,是不是心也飞回老家了。
姑亲热地拉着于春深的手领到屋里,倒茶,拿水果,让于春深吃。
见姑姑这么热情,于春深少了拘束,人放开了些。
姑姑说:“你坐着,我去给你做饭。不知道你到了,也没准备。中午少做点,下午,我去买菜,晚上,你的表姐、表妹回来,我们做一桌子,给你接风。”
于春深说:“不用。”
没来之前,于春深已经知道,姑姑家有三朵金花,上午见到了一朵,那就是以“哼”一声给他见面礼的马越。另外两个,是大表姐马曼、二表姐马瑶。
姑姑进厨房,于春深跟了进去。于春深说:“姑,要做什么,我做。”
于春深的姑,名字叫于飞燕。当年,老家老屋西窗子边,有个燕子窝,她出生时,正巧燕子分窝,春深的爷爷就给他姑起了个名字飞燕。
现在的于飞燕尽管不显年纪,但没有当年燕子那么轻盈了。
于飞燕说要做西红柿打卤面。于春深把围裙一系:“姑,我来!”
在老家时,一家人出工,于春深不想出工,一家人的饭由他负责。他不想负责,于大干就说,那就去出工。被迫的负责,让于春深练出了厨师水平。
当时,他曾想到相信饭店去掌个“助勺”。相信问:“什么?助勺?”
于春深说:“你听说过助教、助攻吧。我这就是给大厨打个下手。”
相信:“那叫助勺?”
于春深:“就是那个意思。”
相信大手一摆,坚决予以拒绝。他不想起这个头,起了这个头,村里人都想到饭店打工,他这个小店,又不是大宾馆,能用几个人?村里村内的,用谁不用谁?不找这个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村里人一个都不用。
她姑当然不知道于春深还有这一手。
于春深挽起袖子,菜刀一挥,“咔嚓,咔嚓”地开始切黄瓜、西红柿、韭菜。东西准备好了,用他们老家的做法,油烧热,葱姜爆锅,依次加入西红柿、黄瓜、虾皮、水,打上鸡蛋花,最后,放入韭菜,出锅。
虾皮是于春深带来的,带着家乡大海的味道。一口面进去,让他姑想起了家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饭简单,一会就吃完了。
马成功让于春深在家里歇着,自己要到厂里。
于春深说:“我跟你一起去。”
上了车,于春深说:“姑父,让我开吧,我在家开过拖拉机,真的开过拖拉机。”
马成功:“那可不一样。”
于春深伸出手摸了摸方向盘,见姑父一脸的严肃,就把手缩了回来。
刚一进厂门,于春深就看到刘胡成站在院内的一棵芙蓉树下,向大门口张望着。看于春深下了车,就奔过来。
刘胡成手里提着两瓶高粱大曲:“你可来了。”说着,向于春深手里递。
刘胡成说:“这酒好喝,你拿着。”
于春深知道,这是刘胡成记挂着上午的事,是专门来感谢他的。
于春深:“是你命大,不用谢我。这酒你拿回去,改天我们喝。”
刘胡成:“你不收,我过意不去啊。”
于春深:“你要是真过意不去,就给我找一根白腊杆子吧。”
听于春深这么说,刘胡成一头雾水,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好,你要什么样的?我去给你弄。”
于春深:“粗的。”
刘胡成想,难道他是用来练武?
平时,刘胡成要喜欢练个三拳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