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崔娥开始卖于春深炒的瓜子,这条街其它卖瓜子的,也开始从于春深这里提贷。于春深买了个三轮车,每天都把货带过来,分发给大家。过去要自己到厂里去提货,现在省了这个麻烦。
货用得多了,于春深出摊时间少了,在家炒瓜子的时间长了。有卖瓜子的,到于春深这里看于春深炒瓜子。于春深也不避讳,让他们放开眼,尽情地看。
有的回去试着炒,就是炒不出于春深的口味。
配方是看不到的。
里面的用料,什么成份用多少,差一点,炒出的口味却不是差那么一点点。
人们就放弃了探索,死心塌地地卖于春深炒的瓜子。
崔娥不死心,有空就给于春深去打下手。于春深由着她。她来批发瓜子时,价格给的便宜点,全当顶她来帮忙的工钱了。
崔娥回家后,也学着炒。炒来炒去,都不满意。以至于炒到最后,自己都有点烦自己了。恨不得把锅砸了。
一次,她又到于春深那里。对于春深说:“你把你的秘方告诉我吧。”近乎祈求。
于春深没吱声。崔娥就把手中的活一扔,愤愤地走了。
于春深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继续干自己的活。
这件事之后,崔娥逢人就说于春深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在拿货的人中,于春深给崔娥的批发价是最低的。崔娥还这么说他。
崔娥还照常过来提货,阴沉着个脸,像于春深欠了她钱似的。
于春深不与她计较。
一次,崔娥把瓜子装上她的推车,忽然问于春深:“你批发给我的瓜子,是不是比批发给别人贵啊?”
一句话,把于春深心伤得透透的。
于春深耐着性子:“你听谁说的?”
崔娥:“哪你不用管。你就告诉我,是不是吧。”
于春深绷起脸,转身进了屋。
莫名其妙!
崔娥可能看于春深年轻,又好说话:“你拿脸色给谁看啊?”
于春深听到了,但已经懒得理她了。
之前,于春深看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不容易,生意上照顾她。但她的态度,实在气得于春深不轻,直气得地老天荒。
这一次,于春深情绪受影响,把一锅瓜子炒过了。
夜里,于春深没有再炒瓜子。他在院子里打坐。
老钟头的院子很大,里面除了在西墙角种了一棵桂花之外,院子里空落落的。很适合于春深用来练功。
夜深人静,小院就是于春深一个人的天地。他闭上眼睛,心却静不下来,一会,脑海中出现了老家的场景。一会儿,脑子里,又有一个和尚,在他面前,很柔地练着武功。一个个场景重叠着,内心也跟着时而平静,时而翻江倒海。
坐了一会,最后还是感到全身放松了许多。
心情平静了下来。
崔娥自己不来提瓜子了。每次需要瓜子时,她都让别人捎。她才知道,于春深批给她的瓜子,是比别人便宜。
她找到于春深,又过来帮着干活。
于春深不让她干了。
她就站在那里,又不说话。
于春深由着她。
崔娥欲言又止的样子:“你能不能按照以前的价格批给我?”
于春深还是答应按以前的价格批给了她。
但没曾想,崔娥一边卖瓜子,一边做二级批发,开始挣起了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