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笑了:“在基督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西方人视自己为‘上帝之子’并将一切不信仰基督的人视为异教徒或信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他们认为对待‘异教徒’、‘信者’时,论施以野蛮杀戮,还是奸淫掳掠,皆是奉了上帝的旨意,体现的是上帝的意志,他们甚至还将这些邪恶行为当成是上帝的宽恕,是对‘异教徒’和‘信者’救赎,以使他们不必坠入烈焰地狱受苦呢!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西方世界对被他们视为非人类的、未开化的非洲黑人进行奴役与殖民,怎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尤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世界普遍认为自己已代表了人类的文明与秩序,对施于外族的奴役和殖民,甚至当成是对他们的私帮助,又怎会令他们产生任何心理上的负担呢?”
卡洛琳饱含怒意地说道:“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一说起华夏文明,你满口里不乏溢美之词,一说到西方文明,则处处都是贬低说辞,你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想说《圣经不好,它教坏了我们。”
卡洛琳一面言明不相信马丁的故事,一面却又极容易被马丁的言论所触怒,这种相互矛盾的感触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敏感。
马丁连连摇手,急忙赔笑:“你完全误会了我的意思。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诞生,皆适用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而后,它们或因所处的时代不同,或因所体现的社会矛盾之迥异,受到种种局限,才使它们只能体现各自不同时代的价值,而法适用于后来更加复杂的社会需求。
但是,论哪种思想和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都是可以定义地球生命、尤其我们人类的极重要标志。
因此,我绝不会界定任何一种思想和文化是好的、或是坏的,是完美的、或是有缺陷的。
其实,论东方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还是源于印度大陆的佛家思想,亦或诞生于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思想,更或是西方世界的基督思想,在诞生之初不是为了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只不过,在它们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法避免地被一些所谓的‘信仰者’掺杂了人类本性中摒弃不去‘私’。
亦如所有社会形态和国家的诞生和衰亡一样,即使人类智慧结晶的宝贵思想,若不能与时俱进,纠正自身的狭隘,排除掺入的‘杂质’,也将避免不了化作尘埃,坠入历史长河的结局。
我虽然着重讲了西方世界因歪曲《圣经思想,而产生了许多自欺欺人的卑劣虚伪行径,却委实没有否定《圣经伟大之处的意思。相反,我其实是想通过维护《圣经思想的本质,从而使《圣经思想更加久远、更加广阔地传播下去。”
卡洛琳说不过马丁,只能嘟囔一句:“说得好听,但你却从未批评过华夏的文化和思想。”
马丁微微一笑,接着她的话,说道:“即使信奉、提倡仁义忠孝的华夏一样也有不忠不孝之辈;即使在西方如火如荼的殖民非洲、贩卖黑奴过程中,一样有悲天悯人的仁者和智者,他们为废除黑奴贸易而奔走疾呼,从而使黑奴贸易彻底终止,实在是了不起的人,而我所言之事仅是一个社会的大势而已,绝不能一概论之。”
随后,马丁又道:“华夏思想的表现最喜吸引他人对自身心悦诚服,从而达到衷心归附的目的,亦被称为‘王者之气’,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被动、消极的思想,但它却能保证十足的凝聚力,使整个民族散而重聚、凝归一体。
而西方思想则偏重于以最快捷、最有利的方式尽快达到目的,可称为“霸者之气”,这是一种十分主动的处事方式,在力量悬殊时,这种手段非常有效,但却容易制造矛盾、产生分歧,融洽相处根本不是它的目标。
这两种处事方式分对、好坏,只看它们能否适应所处的时代,能否达成想要达成的目的,却都不是最完美的思想形态。
我曾说过,我希望不同的思想在互相接触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诞生更加先进的思想,使全人类都能受益。
而人类也确实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了,只因,人类社会只有尽早诞生一种能令所有人都接受并知行合一而践行的统一思想,当那天来临时,人类才能真正融为一个整体,才能拥有踏入星际文明的资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