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工作单位挨得不远,也顺路。
宋乙雯打不起精神来。
儿子是真的喜欢那姑娘,她这当妈的也挺失落,觉得孩子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再往后就多了个女人来瓜分她儿子了。
顾江河板着脸严肃道:“宋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这会出了胡同到大马路上了,他拐到马路外侧把妻子护在里头,说:
“你得把孩子当成是咱们婚姻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娶妻生子去了,咱两就发展个兴趣爱好,一辈子围着孩子转可太不应该了。”
宋乙雯还是挺萎靡,“那要是外地姑娘真把咱儿子拐走了呢?”
顾江河让人放宽心,“不来还不许咱们去啊,我寻思就观望着,要以后那夫妻两不孝顺,咱就不给他们带孩子,遗产全留着自个花。”
宋乙雯笑了,这家里除了吃穿住不愁以以外哪里有什么财产哦,锅碗瓢盆倒是有一点。
顾江河插科打诨,宋乙雯心里倒是敞亮了。
而独自留在家里的老太太却抓心挠肝的着急起来。
杜丽娟的话句句都说到了她心坎里了,果然还是找本地的最好啊。
“可惜白兰那小子不在家”杜丽娟继续煽风点火,“回头我让小锦给顾硕写信套套话,都是一块长大的有话聊。”
杜丽娟也不是吃饱了撑着来管别人的家事,刚才说的那些都是她的心里话。
顾家只有一个儿子要操心,她可是有一儿一女呢,既要担心儿子娶外地人,又担心女儿嫁给外地人。
扪心自问,她老早就想让顾硕当女婿了。
那孩子长得好有本事,继续发展绝对差不了,顾家就这么个男孩肯定不能放任在外头飘荡,最后肯定还是要回到京都落叶归根。
两家认识了几十年,而且还在同一个巷子里头住着,顾家的家底子比她们家要好上一些,当然那也是应该的。
杜丽娟的想法很简单,找女婿就要找强一点的,以后能帮衬上儿子,而找儿媳妇就得着家底弱一点的比较好控制。
可惜啊,顾硕看上了个外地妹,她撮合的计划都没实施怎么能胎死腹中。
老太太却不指望杜丽娟的主意。
自己人说不动的事情哪里有外人什么事。
她心里早就有计划了。
最近公家发了通告,要返还个人文物,家里也收到文物商店通知让去领回收藏品。
这年头文物属于废品,鼓励文物出口换外汇支援建设。
老太太溜达的时候瞧见文物商店好些人领回来文物后直接在文物局门口贱价甩卖。
家里一直没动静,老太太都不乐意去领回来,拿回来没什么用,保不齐以后政策变了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不过人此时心思活络开了,正好借这件事哄孙子回家彻底打消人的念头!
她就不信还做不了孩子的主。
人越想越觉得事情得抓紧办,忙进屋找纸笔和老花镜去了。
杜丽娟还站在原地惆怅呢。
那叫程秀的女同志攀上了好家庭肯定舍不得放手吧,除非作通了顾硕的思想工作,否则后续还有得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