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开国百余年来,还从未出现过这等旷世佳作。其笔力老辣,却又多出几丝浪漫。像是宦海多年不得志的官员,却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杨峥在脑子里苦思冥想,都没能找到能作出这首诗的人。
忽然,他猛地睁开眼,朝着外面大喊:“此诗是谁人所作?快快将他请来,老夫要与他共谋一醉!”
殿内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一脸惊愕的看着杨峥。
老夫子早已经解酒多年,即便是皇帝赐宴也不沾一滴。为何看了一篇诗文之后,却要嚷嚷着要喝酒?
见大家投来探寻的目光,杨峥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道:“诸位,此诗文一出,将我大周文华生生抬上了新的高度。”
听当世大儒竟对那首诗文作出了如此高的评价,众人纷纷起身,接过那张纸细细品味起来。
“哎呀呀,这篇诗文,老夫平生仅见呐!此诗当亘古第一,载入史册!”
“啧啧啧,能写出此等佳作的必定是一位旷世奇才。”
“唉,老夫若是能写出有这一半精彩的诗文,就是立马死了也无憾了。”
……
底下诸人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却不知杨峥已经起身出去寻找那位写诗人去了。
“老夫子,小女子刚刚问过了,没人瞧见是何人所作,也没人站出来认领,想必作诗的那位已经离开了灵霄阁。”
听到柳姐的汇报,杨峥重重拍在栏杆上,喟叹一声:“给老夫安排个房间,这几日老夫就在你这儿住下了,老夫一定要等到那人再次出现!”
皇宫内,皇帝萧珩带着自己的七个儿子,与群臣推杯换盏。
酒至半酣,刚刚解禁的老二萧鼎摇摇晃晃起身,说道:“刚才九弟的那首诗,实在是不堪入耳。”
“你们听听,好个灵霄阁,真他娘不错。”
“这哪里是能从一位亲王嘴里说出来的话,这和那些卖菜挑粪的乡野小民有什么区别?”
说着他挺直了腰杆,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本王不才,少年时受杨老夫子亲自教导,也曾饱读诗书。今日喜逢佳节,心中偶有所得,想赋诗一首,供大家品鉴!”
群臣自然是乐得拍他的马屁,皇帝也是一脸笑盈盈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脸的鼓励之色。
见此,萧鼎顿了顿,举起手中的就被,吟唱道:“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坐下寂静一片,大家伙儿都听出来这首诗中浓浓的感叹之意。
光阴无情,岁月短暂,皇帝你活得够久了,该让位了。这便是萧鼎想要表达的意思。
“好!”
萧珩忽然大叫一声,猛地站起身来。
“赏,大大的赏!”
萧鼎转过身来,满心欢喜的说道:“多谢父皇!”顺便朝着其余几个弟弟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像是在说,看看父皇还是最喜欢我,你们一点机会都没有!
“来来来!”
萧鼎以为皇帝在唤自己,于是弓着身子快步上前,却不料下一秒就被皇帝的手推开。
“滚一边儿去,别碍事儿!”
萧鼎怔了怔,抬起头来,只见皇帝捧着一张纸大踏步的离开了席位,脸上写满了欢喜。
“诸位爱卿,今日灵霄阁诗会,得到一篇旷世佳作,杨老夫子亲自为其注释,此诗当为世间第一。”
“传朕的旨意,穷搜天下也要将此人找到,朕要拜他为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