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经济论(1 / 2)

赵牧一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只是比较特殊的烧饼方子而已,怎么就扯上宝藏了?

但他也没有着急离开。

而是对老叶苦笑道:“叶伯,你就不要打趣小辈了,万一我当了真,晚上睡觉可是都会乐出声的。”

老叶有些急了。

“吾儿在大秦军中待了多年,所用的传令方式,便是方子里写的这一套!”

“绝对不会看错。”

传令方式?

他心中微微一动。

凡是行军打仗。

最重要的便是指挥!

士兵是刀,将军便是握刀的人。

想要挥刀斩敌,还差一个发力的过程。

战场。

以乐为号,凭旗为令。

大秦军鼓黑老虎,敲上一下,震耳欲聋,敲上两下,群鸟惊飞。

若是接连敲上三下。

下一息,便会有令旗挥动,指挥着大秦的铁血王师展开杀戮!

但凡胆气不足,军心不稳的敌军。

光是听到黑老虎的声响,都会两股战战。

而越复杂,越大型的战役。

所需的号令,就越多。

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五十人为一屯。

不说中军与侧翼的号令不同,可能同一什的两伍的号令都不一样!

乐器的出现。

往往先服务于战争,而后才是享乐。

春秋之前。

实力越强的国家,乐器的种类也越多。

演奏方式越多,军队的指挥体系就越完善!

假设制作烙饼的伙夫,曾经参过军,以军中号令留下暗号。

通用的号令,容易被识破。

太特殊的号令,怎么恰巧老叶读得懂呢?

“很多东西,我不方便透露。”

“不过方子你还是收回去,里面记载,东西埋在骊山那,我再教你一套解读的方法,日后你好进行对照。”

似乎是看出了他有顾虑,老叶再度开口,把烙饼的方子又强塞回了他手上。

与之一起的。

还有块小石板。

他看得眼熟。

材质有点像李叔家传的强身法的那块石板!

“叶伯,谢谢!”

他心情复杂,感觉思绪极乱,但也没忘道一声谢。

老叶开怀大笑。

“是我该谢谢小九爷才对。”

“这么忙碌,还不忘来看老头子我。”

“等你学会了解读之法,有朝一日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去骊山那边,用此法编几句话,在告示上贴出来。”

“会有人主动找你的。”

一瞬间。

他眼前的老人,仿佛年轻了几十岁,回到了最为意气风发之时!

“老伯!”

“可还有烧饼?”

此时,远处传来了呼声,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一位头发乱糟糟,穿着粗麻衣服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有,自然是有的!”

“客官稍等。”

来了生意,老叶熟练又热情的招待起来。

中年人一边等着烧饼,一边发着牢骚。

“最近忙得没一刻歇息,回住处的路上,才想起自个儿快一天没吃了,实在饿得慌。”

赵牧一识趣的准备离开。

却又莫名被中年人给叫住。

“你就是小九爷吧?”

他的目光一下变得冰冷,还带有浓浓的提防之色,藏在袖子中的手,也死死攥住了压衣刀。

“你是谁?”

“怎会认得我?”

中年人笑呵呵的拢起袖子。

“这不刚刚路过茶馆,看到有狱卒聚集。”

“又听闻前些日子发生的咸阳劫掠案中幸存的小九爷,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正好你去的方向又是茶馆,所以才斗胆进行一番猜测!”

我帅得有这么明显吗?

赵牧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