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观现实和整体战局的推动下,北华海军太平洋舰队即将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爆发一场决定太平洋霸主地位归属的航母群大战,对于这场战事,双方高层其实都已心知肚明,甚至是心有灵犀,虽然双方对彼此的军事部署、兵力调动、作战计划、开战时间等很多细节都还不清楚,但美军此时无力夺回夏威夷,而北华军也不可能依靠夏威夷就去进攻美国本土,因此双方都知道,战事焦点必然是在珊瑚海,在莫港。北华军需要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而彻底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权,而美军需要重创北华军来力挽狂澜,夺回部分制海权,同时保住大洋洲不沦陷,为日后逐步反攻北华军奠定基础。北华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内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内,双方的高层决策者都把放大镜对准了莫港、对准了珊瑚海(北华海军总司令部设在天津,分成两大舰队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设在夏威夷,但暂时也在天津办公,印度洋舰队总司令部设在新加坡,属于闽系的陈训泳中将担任印度洋舰队总司令。北华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任命因为涉及到内部奉系与闽系的争斗,为了平衡派系纠纷以及压制不同声音,陈绍宽亲自兼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沈鸿烈则兼任太平洋舰队副总司令。)。
在正式交手之前,双方都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战备工作,同时竭尽全力地窥探对方的机密。实际上,美军在这件事上已经掌握了部分先机。
“上将,来自夏威夷的情报,北华军部署在夏威夷的四艘航母已经在十天前悄悄地调回去两艘了!”尼米兹的办公室内,舰队副总参谋长德雷梅尔少将脸上喜忧参半地过来汇报。
“情报可靠吗?”尼米兹心头一动,急忙接过来。他脸上的神色跟德雷梅尔少将一样,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能提前发现了对方的这个重要行动,忧的是对方的实力又增加了很多。
“非常可靠。”德雷梅尔少将很有把握,“北华军攻占夏威夷后,我们在夏威夷有六十多万侨民和三万多名陆海军官兵被俘。半个月前,我们和北华政府开始互相交换侨民战俘,海军情报局特地对被释放回来的原本在夏威夷的侨民战俘进行了调查,可以证实,北华军留在夏威夷的四艘航母里有两艘在某天夜里悄悄地离开了夏威夷。因为那四艘航母都是同型的兴登堡级中型航母,所以不确定是哪两艘,但肯定是有两艘离开了夏威夷了。”
“北华军目前在夏威夷有6万军队、500多架飞机、2艘航母,仍然是一支庞大的力量,我们目前是难以夺回夏威夷的,所以他们也很自信,才把2艘航母抽回来,同时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因为他们在北印度洋已经被我们击沉了两艘航母,在拉包尔被我们击沉重创各一艘,他们现在只有11艘航母,其中的1艘还在大修,抽调夏威夷的航母是必然的。”尼米兹点点头,“情报局干得漂亮。”
德雷梅尔少将道:“北华军现在的11艘航母里,2艘在夏威夷,1艘在大修,1艘在印度洋,那么他们就能调动7艘航母来对付我们,包括1艘俾斯麦级重型航母、4艘兴登堡级中型航母、2艘苍龙级中型航母。”
“可能是8艘。”尼米兹很谨慎,“那艘在拉包尔被我们重创的航母,虽然我们的分析专家们说起码要大修三个月,但难保北华军在一个月内就能让它恢复战斗力。”他看着德雷梅尔少将,意味深长,“我们能创造‘奇迹’,敌人也同样能创造,不是吗?”
德雷梅尔少将点点头。
“我们很难渗透到北华的军港里去看看那艘航母究竟修得怎么样了,但,北华军毕竟在印度洋还有1艘航母,虽然只是轻型的,但也不容小觑,当初就是它报效了我三艘战列舰。让英国人帮我们牢牢看住它,我可不希望它突然在太平洋上冒出来。”尼米兹细心地嘱咐道。
“我已经发电报给印度的韦维尔上将了,英国人说,那艘渤海号轻型航母目前还在斯里兰卡,似乎没有调到太平洋的迹象。”
“很好,让罗奇福特中校来这里一趟。”
罗奇福特中校是美军太平洋舰队“魔术”情报破译工作室的主任,尼米兹在战备工作中对“魔术”工作室的工作进展是最重视的,每天都要召见罗奇福特中校,询问对北华海军通讯密码的破译进展。当他来了后,尼米兹看他两眼通红、满面倦容,但却容光焕发,顿时心头一动:“有好消息?”
“是的。”罗奇福特中校喜形于色,“上将,说实话,我和工作组里的成员们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超过三个小时,我们每天通宵达旦、绞尽脑汁地工作,可我们真的快要绝望了,因为北华海军的密码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试了成千上万种办法,但始终都没有一丁点头绪。毫不夸张地说,在破译过程中,我们简直就像一群猴子在研究牛顿编写的微积分。可在昨晚,我们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上将,我们已经成功一小半了。”
“辛苦你们了。”尼米兹如释重负,“只要你们破译了北华军的通讯密码,我们就已经赢了一半了,继续工作吧!我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也知道你们都极度疲倦,但我仍然不得不督促你们加快工作,因为我们的时间真的非常紧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罗奇福特中校敬礼并离开。
这个好消息让尼米兹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已经激动不已,他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随即走出办公室,驱车前往布里斯班以南的戈尔德克斯特。
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矿产资源都极其丰富,号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但澳大利亚的工业并不发达,有限的工业也是以加工业和矿业为主,制造业十分薄弱,此时的澳大利亚都不能独立的生产汽车,坦克和飞机更加就不用说了,造船工业也薄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唯一的造船厂就在布里斯班以南的戈尔德克斯特,只能建造一千吨的船只,但由于澳大利亚也有独立的海军(主要是英国海军淘汰的老式军舰,并且此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这座造船厂具备维修军舰的能力。
尼米兹的实力不如北华军,但他仍然勇于迎战,因为他暗中拥有两个深藏不露的后招,其中一个就是他有信心破译或部分破译北华军的无线电密码,另一个就是:他还有两艘航母。
北华军认为美军是6艘航母,但实际上,美军其实是8艘航母。
多出的那两艘就是在所罗门海海战中险些沉没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正因为己方其实有8艘航母,所以面对北华军的7艘或8艘航母,尼米兹并不畏惧,他此时希望时间能拖下去,一方面是希望本土的那4艘航母快点到来,一方面是希望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能在开战前修好。
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在所罗门海中被北华军的舰载机群炸得奄奄一息、摇摇欲坠,两舰的伤势都极其严重,几乎都到了致命的地步。在最后的关头,哈尔西连续五次拒绝了弃舰或离舰的要求,因为哈尔西极其愧疚,在那天深夜里,他心存侥幸心理,冒险开灯,结果给北华军提供了反戈一击的最后机会,也给这两艘航母带来了几乎是灭顶的灾难。客观上讲,哈尔西当时的开灯命令也谈不上是错误的,只能说是有争议性,但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哈尔西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两舰被炸成火海的时候,哈尔西坚决不下令弃舰,他甚至命令舰员们都可以离开,但他自己坚定地不离开。“要么我和它们一起活下来,要么我和它们一起沉入大海!”这是哈尔西反复声明的一句话。也许是上苍要弥补哈尔西,北华军的舰载机群发动完第一波进攻后,天降大雨,既无法再发动进攻,也无法进行空中侦察,所以险些沉没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没有再遭到打击。由于哈尔西宁死不离舰,两艘航母上的几千舰员拼死抢救,最终奇迹般地让两舰都恢复了动力,并在驱逐舰的拖曳下回到了澳大利亚。
尼米兹见到悲痛欲绝的哈尔西后,安慰道:“不要难过,你的两个决定都是正确的。”
哈尔西的坚定和顽强,挽救了濒临毁灭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这是北华海军的一个重大判断失误。但美军想要修好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仍然是难如登天。
列克星敦号累计挨了22颗炸弹、11条鱼雷,萨拉托加号累计挨了19颗炸弹、7条鱼雷,两舰体无完肤、千疮百孔,列克星敦号倾斜了足足三十度,舰艏不复存在,海水在二层机库里都达到了一米多深,而萨拉托加号的舰桥完全被炸塌了,舰舯部位则被炸成了“凹”字形,完全就是两堆漂浮在海上的破铜烂铁,上层建筑完全毁坏。当尼米兹看到回来的列萨二舰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受了这么重的打击后,列萨二舰居然还能存活。经过仔细研究后,美军狂喜地发现:列萨二舰确实是伤势极重,但北华军舰载机扔到这两舰上的炸弹居然都是陆用炸弹,没有专门对付军舰的穿甲高爆弹,这是一个致命错误,如果北华军舰载机扔下的是穿甲高爆弹,那么列萨二舰挨的炸弹哪怕少了一半,两舰都会必沉无疑。经过检测,北华军舰载机扔到列萨二舰上的炸弹里,只有五分之一真正穿透飞行甲板的装甲,其余都在航母上层爆炸了,而那少部分贯穿装甲的炸弹也是因为落弹处多次挨炸弹,前面的炸弹把装甲炸得薄弱变形了,后面的炸弹才幸运地“掉”进了二层机库和中部船舱里,而不是穿进去的,因为这些炸弹都不具备穿甲能力。列萨二舰本来就是重装甲的重型航母,防御力要比中型航母高得多,北华军舰载机群在夜间进攻,准确性受影响,命中率不高,而扔下来的又是陆用炸弹,所以破坏力再次打了折扣,至于那些鱼雷,击中的也是列萨二舰最厚实的吃水线主装甲带,炸穿了一些隔水舱,也基本没有造成致命性的破坏。简而概之,列萨二舰的飞行甲板、舰桥、上层建筑被炸得惨不忍睹,隔水舱都被炸穿很多个,但中部船舱受到的破坏力却不是很高,底舱就更小了,因为底舱和飞行甲板之间还有中部船舱作为“缓冲区”。航母的动力系统都在底舱,所以列萨二舰虽然上半身被炸得一塌糊涂,但锅炉、电力驱动器、轮机等动力系统只是受了伤,并没有被摧毁,自身仍然具备动力。正因为这样,四万多吨的列萨二舰还能在两艘驱逐舰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跑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帝保佑!”面对死里逃生的列萨二舰,尼米兹激动得热泪盈眶。
如果能修复列萨二舰,那美军就能增加2艘航母,胜算率自然也大大增加,因此急如星火的尼米兹要求戈尔德克斯特造船厂竭尽全力在两个月内修好两舰,同时调遣军队完全封锁戈尔德克斯特造船厂,防止北华军知道这两艘航母其实并没有沉没。
美国早在辽美战争之前,就已经着手准备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设为遏制北华扩张的南太平洋基地,因此双方还在谈判桌上唇枪舌战的时候,一队队美国货船或军舰便往来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源源不断地运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虽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在澳大利亚建立起强大的工业设施,但加强澳大利亚原本的薄弱工业自然是没问题的,戈尔德克斯特造船厂自然也是被加强的一个工程项目,数以千计的美国造船工人、机械师等人员和数量庞大的机器设备源源不断到来,辽美开战后,美国虽然丧失了夏威夷,但还是可以通过东太平洋、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南印度洋这两条航线继续向澳大利亚运送人员器材,虽然运输困难程度大大增加,但毕竟辽美已经开战,加强澳大利亚就更加刻不容缓了。在这样的前提下,戈尔德克斯特造船厂虽然还不具备独立建造军舰的能力,但维修大型军舰却是没问题的。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也是罄其所有地协助美军,虽然澳大利亚是英联邦里的一员,但毕竟美英是一家,并且英国这个宗主国对澳大利亚是鞭长莫及,只有依靠美国和美军,澳大利亚才能避免被北华军攻占,所以尼米兹想修复列萨二舰,需要的人员、资金、器械、原料,澳大利亚政府都是全力支持的。逻辑是现成的:一旦美军被打垮,澳大利亚就铁定完蛋了。
尽管这样,时间毕竟非常紧张,北华军可不会给美军一年半载的时间去慢慢地修航母,尼米兹想要修复列萨二舰仍然是极其艰难的一件事。根据估计,列萨二舰起码都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修复,哪怕快马加鞭,也需要六个月,不幸中的万幸就是航母的底舱结构还算好。火急火燎的尼米兹随即给负责维修列萨二舰的原珍珠港海军造船厂厂长、军舰专家威廉雷亚弗朗少将下达指示:“只要让它们能重新开动并拥有搭乘、起飞、降落飞机的能力就行!其他的都不要管了!两个月内必须完成!”
根据这个指示,最终修复起来的列萨二舰看上去仍然是满目疮痍、坑坑洼洼,舰身装甲上的很多弹坑、裂缝都没有修复,萨拉托加号的舰桥是临时修建起来的,只有原先一半大,并且很多功能都不具备,两艘航母没有雷达,内部很多船舱都是互相“连通”的,因为爆炸窟窿都没有修补,并且几乎没有任何自卫武器,就是把飞行甲板、机库、动力系统给修好了,除此之外,列萨二舰原本每艘能搭载100架舰载机,修复后则缩水到每艘70架,因为机库很多地方都没有完全修复。尽管如此,多了两艘航母自然让美军的实力和胜算都增强了很多。
在当天夜里的所罗门海海战中,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被炸得近乎沉没,两舰官兵全力抢救,在恢复航母的动力后,用驱逐舰拖曳着,以15节不到的速度缓缓撤向澳大利亚。凌晨五点的时候,给舰队护航的罗素号驱逐舰突然发现一艘身份不明的潜艇出现在列克星敦号的左侧,这是北华军的U-180号。
U-180号接到总部的命令后,在附近海域搜索,惊讶地发现美军的舰队里还存在着两个庞大的身影,艇长十分震惊,因为那两个庞大的身影必然就是美军的航母。此时,U-180号面对两个选择:一是急忙撤退,用无线电汇报美军航母没有沉没;二是自己展开进攻。如果展开进攻,就不能发送无线电,因为美军舰队会监听到,从而察觉到附近存在北华军的潜艇,继而加强反潜防备。U-180号艇长经过仔细打量后,发现美军这两艘航母都受了重伤,因此决定自行展开攻击,所以没有向基地发送无线电。
4时35分,U-180号发现了正在撤退的美军舰队;
4时50分,U-180号准备自己展开攻击,先瞄准了列克星敦号;
4时58分,U-180号打开艇艏鱼雷发射管,准备发射鱼雷;
5时00分,美军罗素号驱逐舰发现了U-180号;
5时03分,U-180号的某个鱼雷发射管突然出现故障,卡死了即将发射出去的鱼雷;
5时08分,罗素号驱逐舰对U-180号展开攻击,投掷深水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