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斯普鲁恩斯安排好了新的位置之后,尼米兹还得为斯普鲁恩斯挑选一个搭档,挑选另外一个特混舰队司令官。
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也已经认识到,一支特混舰队里最多编入三艘航母,如果数量再增加的话,只会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理想的数量是两艘航母或者三艘航母编位一支特混舰队,一艘航母的话,力量又太单薄了。而此次美国海军一共有四艘航母服役,编位一支特混舰队是不合适的,这只会增加斯普鲁恩斯的负担,同时降低航母的作战效率。而另外一名特混舰队司令官就只能从新人中挑选了。
最后,尼米兹选中的是特纳少将,一个年纪不小的新人。这也与美国海军的传统一样,要当到将军,没有四五十岁是不可能的,而特纳在这些人中还算得上是比较年轻的一个吧,由他与斯普鲁恩斯配合,应该问题不大了。而实际上,特纳指挥第52特混舰队,也必须要听从斯普鲁恩斯的指挥,也就是说,由斯普鲁恩斯协调指挥两支特混舰队作战,特纳的指挥权限仅在第52特混舰队之内。
确定了两位舰队司令官之后,尼米兹还有一个难题要解决,那就是两支特混舰队的搭配。到底是各安排两艘航母,还是第51特混舰队三艘航母,第52特混舰队一艘航母。这让尼米兹一时难以做出决定。
按照尼米兹的想法,特纳没有实战经验,指挥两艘航母作战的难度大了一些,要是他这出了什么乱子的话,就将导致整个进攻失败。所以,尼米兹比较倾向于让斯普鲁恩斯指挥三艘航母,只给特纳一艘航母,这一来可以保证斯普鲁恩斯手里有足够的兵力,二来可以让特纳练练手。
结果,斯普鲁恩斯主动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不能够把鸡蛋装到一个篮子里,应该平均分配航母。斯普鲁恩斯还提出了两条建议,那就是两支特混舰队一起行动,要呆在相互的支援范围之内,同时,把两艘战列舰与其护航战舰编成一个独立的编队,由第51特混舰队指挥。
尼米兹采纳了斯普鲁恩斯的三条建议,第51特混舰队与第52特混舰队各两艘航母,特混舰队在作战时,相互间的距离保持在80到100海里之内,另外,战列舰编队由第51特混舰队指挥。
相关的安排完成之后,尼米兹也收到了新的情报,即唐帝国海军新的部署情况。这立即坚定了尼米兹的进攻决心。如同谈仁皓所预料的一样,尼米兹一眼就看出了唐帝国海军在整条方向上的漏洞。可这时候,斯普鲁恩斯又提出了意见。
尼米兹的最初决定是要把反击方向定在马绍尔群岛上,其主要希望就是能够抢先干掉第一特混舰队,然后利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到达的时间差,将这两支舰队各个击破。如果能够完成这三步至关重要的战斗的话,那么美国海军就获得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后面的战斗就极为顺利了,美军甚至可以一口气打到马里亚纳群岛去,如果唐军无法迅速调整部署的话,连进攻琉球群岛以及日本的可能性都有。尼米兹是从大战略上看待这个进攻安排的,可以说其野心并不小。
斯普鲁恩斯的建议也很直接,他的道理只有一点,第一特混舰队也许不是唐帝国海军编制规模最庞大的舰队,但绝对是战斗力最强悍的舰队,其指挥官是唐帝国海军不败名将谈仁皓,要干掉第一特混舰队的难度很大,如果打蛇不成,反被蛇咬,第一特混舰队成功的周旋几日,等到第二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到达战场的话,那么到时候斯普鲁恩斯就不得不用两支特混舰队去迎战唐帝国的三支特混舰队了,而谈仁皓肯定会协调指挥三支特混舰队作战,到时候,获胜的希望就将极为渺茫。
在权衡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尼米兹再次采纳了斯普鲁恩斯的建议,将进攻方向选择在了威克岛,而不是马绍尔群岛或者是吉尔伯特群岛。实际上,当时尼米兹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他手里暂时没有足够扫荡吉尔伯特群岛与马绍尔群岛的陆战队,而这次进攻的首要目的是干掉唐帝国海军,扳回兵力上的劣势,为更大规模的战略反击做好准备。
确定了作战计划,让陆战队完成了集结之后,就只剩下等待舰队到达了。而此时,谈仁皓正在卡平阿马朗伊环礁附近组织舰队训练新的防空阵型呢。
****
兄弟们,这几天一直在爆发了,给点月票吧。
前几天家里发生了些事情,烦啊。现在尽快把速度提起来,到十二月,我们再来战斗,到时候闪烁将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也请兄弟们把十二月的月票准备好,我们一起向总榜的新高峰冲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