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技术上的困难,611所还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就是缺钱,这个问题曾经几乎让歼10夭折。当时,10号工程的总共投资只有40亿元人民币。钱落实没落实先不说,这笔钱不是由611所一个单位花,而是要用在10个分系统,上百家研制单位上,能够用到飞机研制上,摊到611所的已经所剩几,其中还要拿出来对外合作(主要是法国和以色列)。没钱就做不了试验,没钱就做不了方案。歼10
的研制,一度因为资金问题,在原地踏步。1989
年,中央军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宋文骢也受邀参加了代表团。考察期间,苏27sk――
一款新锐战斗机,给军事代表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效果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光内油量就超过歼-7
空重的战斗机,居然能够达到f-16的机动水平!”
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苏27sk战斗机一时被惊为天人!
回国后,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有不少空军将领提出,“与歼10相比,苏27
性能优异。”
、“花那么多钱搞这个歼10,也不一定成功,就算成功,也不一定比得过苏27,所以啊,干脆下马别搞了,把钱省出来买苏27
更合算。”
还有人甚至喊出了“想要胜,靠两拐(苏27);想要赢,买三零(苏30)”的口号。的确,从1982年开始到1989年,整整8年时间,歼10依然躺在图纸上,永远处于“方案论证、预先研究、再论证”阶段。有领导甚至说,成飞搞歼10是“5分钱想上长城”,“根本就是不切实际嘛!”
611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最困难的岁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和空军副司令员林虎等少数有真才实学的将领,对难产的歼10给予毫保留、最为坚定的支持!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歼10了。
对于大量进口苏27战斗机的这种观点,在会议上,刘华清将军笑而不语,而是先让在场的宋文骢发言。宋文骢起身道:“苏27
的确性能优异,但是和歼10相比,二者性能各有所长,苏27是替代不了歼10的,两者应该是相互配合。”
刘华清点头赞许,然后才亮明自己的观点:“苏27
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歼10
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在接下来漫长的研制过程中,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紧缩开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攻克技术难关,默默地向目标迈进。他们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以及a/a/a关键技术,期间,歼10又有几次险些遭遇下马,尤其是军队内部有很多人不看好歼10,在386执政期间,很多人也明着暗着的表示,不如就把歼10下马得了,省下钱去买苏27,去买苏30!
但是,光靠买买买能买成一个强国吗?当然不能!以前不可能,以后也不可能!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那就永远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而且,有些东西,就算你肯买,外国人肯卖吗?
1987年6月的一个晚上,由于歼-10的许多关键设计都是国际上领先的,所以宋文骢也希望在起落架的试制上,能与世界最专业的公司合作。
但是那场持续了几天的谈判,却打碎了他的期待。
外国专家见中国技术落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趁火打劫、坐地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