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这次阅兵式现场解说的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老两新四个播音员:葛兰和夏青作为老播音员负责主要的解说和播讲工作,而刚工作一年的柯乙和高严则作为两名老师的助手也一起参加了为这次大阅兵进行现场解说的工作,此时,这四个人正端坐在为人民广播电台单独设立的观礼台上紧张的为接下来的解说和直播做着准备,能够出席这样重大的活动,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葛兰和夏青,也感觉心脏砰砰的跳个不停,虽然十月的北京已经有些凉爽了,但是葛兰注意到,夏青的头上还是沁出了汗水,便笑着掏出手帕为他擦了一下汗。
(这里稍微说一句题外话,对于葛兰和夏青,很多年青一代人可能不太了解,他们两个人是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而两个人的声音也是很多人年轻时候的回忆。)
“哎,你别弄,大家看着呢。”
夏青有些紧张:“让大家看了笑话。”
葛兰是个浪漫的姑娘,她呵呵笑着:“怎么,同志之间擦个汗还要背着人了?你电影都白看了?《百合花那部电影里,女主角不也是这么给男主角擦汗的吗?再说啦,咱们刚才都解说半天了,也没见你紧张,这会儿要休息了,你倒是冒起汗了。”
夏青苦笑了一下:“刚才咱是照着词儿说的,接下来就要开始检阅啦,临时情况太多,能不紧张吗?”
。
一旁的柯乙连忙说:“夏老师,您放心,有我和高严呢,我俩会帮老师们盯着现场的。”
看到自己这两个学生手里拿着的厚厚的、写满了术语和绘图的稿纸,夏青也感觉心里的紧张感减轻了点,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低头看了看手表,然后认真的说:“开始了!”
此时,新中国的仪仗兵方队已经开始了入场,作为首先接受检阅的方队,仪仗兵方队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果出了一点差,那么就必然会成为世界上的笑料,所以这支成立只有五年时间的队伍从半年前就开始了训练,早已经做到即便是闭上眼睛,都可以分秒不差的经过天安门广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的典礼现场。”
夏青曾经对柯乙说过,播音员如果紧张的话,就更要勇敢的说,只要说出来了,紧张感就没了,而此时他也是这样做的。
“现在,由15列,每列15人以及持旗的三名仪仗兵、共计228人组成的仪仗兵方队已经进入了广场,他们分别穿着着崭新的海军、陆军和空军的07式常服,手持着镀铬56式礼宾枪,而领队的三个战士则分别手握着国旗、党旗和军旗,迈着端正整齐而坚实有力的步伐朝天安门走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中国供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永远是中国人民的保卫者,永远是国家的保卫者。”
夏青洪亮的声音通过假设在四周的喇叭响彻在了天安门广场上,也响彻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一些没有办法来到现场观看阅兵式的人,在听到夏青那熟悉的声音时,也仿佛是来到了天安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