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勃列日涅夫真的是要兑现他的承诺了。”
见苏联人已经走了,小强便奈的耸了一下肩,对陈宜说:“我虽然想到了勃列日涅夫会逼着我们加入经互会,但是完全没想到他会威胁我们,甚至不惜利用权力逼迫我们减免整个华约的债务――这下,他算是把华约的其他国家都拉到他那边了,其他国家为了减免债务,也一定会和苏联站在一起的,而如果我们依旧不同意加入经互会,那就是和整个华约作对了。”
陈宜却似乎看的很长远:“依我看,勃列日涅夫也只是做出个样子罢了,我们会漫天喊价,苏联人也会就地还钱,这次会议只不过是一次试探罢了,我们态度强硬的话,勃列日涅夫也会做出让步的。”
看着陈宜那坚定的表情,小强也有些拿不准了――虽然自己确实是有着“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面对现在这已经几乎完全偏离历史轨道的国际关系,小强愈发感觉起自己的力来。
“您是说……”
陈宜笑了笑:“我看,勃列日涅夫也不是傻瓜,他想的是如何更多的薅羊毛,而不是杀鸡取卵,放心吧,我看这个事情还远没到闹僵的地步。”
“不愧是搞了多年外交的人……”小强忍不住感叹着。
而这天的新闻联播在报道苏联访问团时,则用了以下的“修辞手法”进行了播报:
“今天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在钓鱼台会见了苏联外交部长……在会谈中,双方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会谈是有益的,陈宜对苏联的提议表示赞赏,希望通过接下来的会谈加深两国的合作……”
接下来的几天里,中苏双方的会谈依旧很不愉快――科瓦利坚决不肯让步,要求中国必须在加入经互会的前提下,向苏联让渡商品的定价权和债务的处理权;而小强则直接拍桌子,表示加入经互会可以,但是定价权和债务的处理权必须归中国,否则中国坚决不会加入经互会。
最终,这次会谈彻底崩了――除了一开始双方同意继续增加两国的贸易外,其余的协定一条都没有谈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