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王成突然想了起来,以前在看明清历史的时候,读过这么一段,是说曹变蛟在松锦大战的最后时刻,曾经突袭过黄台吉的中军大帐,而且几乎将黄台吉斩杀。
当时松锦大战,明军已经失利,损失惨重,马科、吴三桂等人早已溃逃,只剩下洪承畴和曹变蛟退守松山城。松山城的四周又被清军重兵团团围住。就在清军以为松山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曹变蛟乘夜带领军中精锐,突袭正黄旗大营。此时黄台吉正在大营内商议进攻松山城的事宜,曹变蛟率部突入清军营中,如入无人之境,大批试图阻挡的正黄旗清军均被其斩杀,包括额驸多尔济率领的亲军在内各路援兵均被曹变蛟杀散。若不是清将图尔格、伊尔登、遏必隆等人放箭射伤曹变蛟的话,黄台吉很可能会被曹变蛟斩于马下,那样的话历史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王成想到了这里,心中便活泛了起来:曹变蛟可以突袭,我也可以呀,曹变蛟之所以差点成功,不正是因为清军上下以为胜券在握,不把松山城内的明军当一回事了,于是放松警惕,给曹变蛟创造了机会么,这样的话,我得好好的想一想了。
王成这是准备做一回文抄公,哦,不是,是武抄公了。他决定把另外一个世界里十二年后的经典突袭战复制过来。
至于具体怎么做呢,王成分析了战场局势,觉得既然后金是以明军右翼为突破口的话,那现在就以右翼为饵,引黄台吉上钩。派一部分兵马增援王国梁,确保右翼明军不溃,迫使黄台吉再调动精锐增援右翼,然后中军突然发难,直扑黄台吉中军大帐。
王成仔细思考后觉得,虽然有危险,但是只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了。为了任务,也只好冒这个险了。
想好了这一切时,正巧马世龙要点将救援。看周围各将的样子以及马世龙的神色,王成猜到了他们是要拿自己做挡箭牌的意思。
“什么意思嘛,不就是我年轻英俊、年少有为,你们这些家伙不爽嘛。。。”王成心里还是很气的,不过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任务,就大人不记小人过了。王成觉得自己还是很大气的。
于是王成主动请缨,要求攻打后金中军大帐。
马世龙及众将很是纠结,一方面觉得王成的法子还是不保险,可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一旦成功后的旷世奇功时,大家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左右为难。最后还是马世龙看到王成如此笃定,甚至愿意打头阵了,觉得可以一搏,反正他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再说了,失败了又王成顶着,至少不用他一人背锅了。
最终马世龙与众将领议定,按照王成提出的方略实施对后金的突袭计划。具体方略是,由昌平总兵尤世威领本部五千兵马携带蓟镇、保定、山海、固原总兵旗号增援右翼,务必要大张声势,迫使建奴派兵增援。同时调中军神威大将军炮支援右翼,务必使右翼坚守三个时辰以上。而后待建奴主力攻打右翼时,蓟镇、保定、山海、固原总兵全力攻打建奴中军,务必迅速撕开口子,拦截建奴援兵,确保王成突入帐中,斩杀奴酋黄台吉。
策略定好了,接下来就是实施了。
随着一阵旗鼓,黄台吉在中军阵中发现明军中军兵马大动,大批明军赶往右翼增援,他们旌旗猎猎,气势如虹,人马无数,只见其中有昌平、蓟镇、保定、山海、固原等镇总兵的旗号。
黄台吉略一思索,便对身边侍立的众贝勒、将领及鞑靼王公说道:“明军右翼将溃,此时万不可功亏一篑。传令莽古尔泰全力攻打明中军,务必使其回援。”
“萨哈廉”
“奴才在”
“令你率本部军马立即驰援,务必攻破明军右翼”黄台吉嘱咐道“你去问问阿济格,他要是不行的话,就换豪格去。”
“喳”萨哈廉领命退下,立即召集军马增援去了。
“阿玛,现在就让我去吧,只要半个时辰,我就能杀了那王国梁。”豪格听到黄台吉的话很是兴奋,巴不得现在就去。
黄台吉只是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弄得豪格不知所措,站在那里很是尴尬浑身不自在。
萨哈廉领了三千精兵前往增援,这其中还有不少是正红旗的巴牙喇兵,战斗力相当惊人。
有了他们的加入,右翼后金军的攻势为之一振。阿济格等人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不要命的往上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