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昌平总兵尤世威已经率军抵达明军右翼。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这些人马很难击退后金的攻势,而且他的任务也并不是退敌,是要他要拖住敌人,吸引更多的敌人过来。
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极为艰难。别的不说,就是现在进攻右翼的后金兵就不是他这几千人马可以抵挡的。而要是敌军后援再至,那他的压力就更不可承受了。
不过尤世威毕竟是位宿将,一时的心绪不宁并没有持续很久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这就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与初出茅庐的新手之间的差距。这些宿将在战场上遇到强敌,也会感到头疼,甚至会打退堂鼓。不过他们能很快稳下心神,然后谋划破敌之策。新手将领就不行了,战场上一遇强敌就心慌,一心慌就乱了方寸,方寸一乱,不是错误决策、乱打乱冲就是一跑了之,这样的结果就是本来还可以一搏的局面瞬间变成了大崩溃。
尤世威的军事才能在明末诸将中不算是出众,只能算中上,他往常的战绩也没有太出彩的。不过这位从戎数十年的老将指挥沉稳,遇事不乱,很能打硬战。
这一次马世龙派尤世威驰援右翼,就是看中了尤世威的特点。俗话说:恶战用拙将,国危用老臣。这种战还就得尤世威这种人打才行,如果是聪明的王朴或是马科之类的,一看不对,早就溜之大吉了。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了马世龙还是有些识人之明的。
尤世威来到阵前,观察战场的情势,他发现右翼的情况已经急剧恶化。看那建奴旗号,就知道这里集中了建奴的正白、镶白两旗兵马,再看冲杀的奴兵,大多是马甲和步甲,有些还是精锐的巴牙喇兵。这些人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他们突破防线、冲入阵中,大量杀伤阵中明军有生力量,同时他们还特别注意明军集群,一旦发现有集结的迹象,便会立即冲散明军,防止明军重新组织列阵。
这个时候,除了王国梁的家丁和正兵营还在凭借车营组成的防御大阵进行抵抗外,其他的明军早已溃散,而溃散的明军不但无法起到抵御敌军的作用,反而冲击了车营,导致车营也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尤世威看了看战局,又看了看自己带来的五千来号人,心中思索着:右翼已经算是基本溃散了,这个时候要是自己带着人直接进去,不但无法挽回局面,搞不好,连自己这点人马也要折在这里。
他想到:就算现在进去能够暂时稳住局势,可是他的任务是要吸引更多的奴兵前来,好给中军突击创造条件,到时要是奴军援兵大至,自己就没有后手了。
他正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扭头看到了自己带来的许多其他将军的旗帜,灵机一动,脑中突然蹦出了三个字:空城计。
“只靠硬拼是不行的,还得要用疑兵之计。”尤世威自言自语道。
“二哥,让我带弟兄们杀进去吧。”旁边的尤世禄看着自家哥哥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直接出来要求打头阵。
“三弟,不可鲁莽”尤世威摁住自己这个勇猛著称的三弟,看了看诸将道:“奴兵势大,众将须听我号令,无令擅动者,斩。”
接着他又向众将下达命令。
“尤世禄”
“末将在”
“令你领本部一千兵马突入敌阵,与王总兵汇合,坚守车阵,不得有失。”
“遵令。”
“进入阵中,见到王总兵,就和他说,大军已至,无需担忧。”
“其他众将随我迎战建奴。”
“遵令”众将齐声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