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与沈沁谈话后,脑中一直有一个念头,这让他好几次都在练习中停下来,因为他想起一句话“武林凶险!人不狠、站不稳!”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平常,不过细细的诼磨后却现不是没有道理,他与人交手时从不留情,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血腥的武林存活下去。
武林就是一个杀戮场,只要是有争强好胜的人,那么杀戮就永远也无法停止。因为这里的恩怨来的太容易了,杀戮是常态。
他残忍的手段让他想低调一些都不可能,只能不断变强向高处迈进,只有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存活下去。
抛开杂念开始入定起来!
武馆的交流会是越来越近,陆鸣已经开始在调整状态,目前铁布衫小成状态,八极杀招虽然还有几招使不出来,不过底牌也已经足够。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让身体保持轻松,以应对几天后的战斗。
训练场中陆鸣侧卧在地板上,右手将脑袋撑起,像是睡梦罗汉一般。
他在脑中模拟着即将发生的战斗,正在与各个武馆高手进行战斗,这是武学练法中的一种,也叫文练法。
向来修习拳术攻防之道,存在三种练习的方法,即文练法、武练法、横练法,简称“三练”。
文练法:即指练空,悟空,用空;武练法:练实,物实,用实;横练法:练横,横练,用横。三种不同修练方式,都可以达到相同境界。
文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气,用气养五脏六腑,练习时没有道具,想象出对手,模拟招式变换,着重的是招招式式的变化,运气借力打力,通过对招式变化的理解从而制造先机,克敌制胜。
是武学中的上乘,但是对习武人的资质要求太高,故习得精髓的人很少。
优势就是修习文练的练武之人往往气血充盈,寿命较之常人较长。
武练,单纯的武练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武学,只能称为技击之术,以锻炼一招一式的攻击力为主,练习时多用沙袋,木人桩等道具模拟攻击以加强拳脚之间的强大攻击力。
追求的是招式的攻击性,以力克力,较文练易成,但是武练克敌七分伤己三分,拳腿击出自身用力多大身体承受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一朝一夕之间不见影响,长久下来易形成内伤暗疾。
所以武练之人,如不得法,很难有大成就。
横练不同于文练、武练,而是着重锤炼身体,而轻视招式,一般的横练就是用外物打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
如“铁砂掌”,一开始练习时以手掌插黄豆,再是沙子,最后是铁砂,甚至是用手掌将钉子插进木头中。
铁布衫原理也是这样,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以及特殊部位的攻击力。
也有一种就是一边休习横练一边养气的练武方式,就是硬气功,练习时运气冲抵横练部位的冲击力,保护五脏六腑。
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滋补受损的精气,加强身体素质,但是这种横练方式传承较少,与陆鸣现在所练的铁布衫有些相似。
横练可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种练武方式,泰拳在某一些修习方式上近似横练,如泰拳中的膝法,肘法,本身就选用了人体上最坚硬的部位通过适当锤炼以增强攻击性。
纯粹的横练也几乎从现代中绝迹,因为横练本身追求的更多的是一击杀敌制敌之道,加之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影响,已明显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可能只生存于地下黑拳、豪门大族之中,所以在主流武学中逐渐没落。
其实文练,武练,横练在武学中都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文练在武技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中国道家的思想,更着重招式中自然的变化规律,道家思想的本身也非争狠斗勇,其成就也就不能是武力排名所局限的。
武练是在武技的基础之上又加强了武技的攻击性,着重的是技击之道,武学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也就无规律可循,所以驾驭拳脚招式的只能是人在一瞬间的反应。
横练则不同,只要身体不是残疾,短时间内都能有所成就,身体素质越好的人其成就也就越高,一击制敌的效率也就越高,往往一击就能打败对手。
一直到下午,陆鸣才停止冥想,他还要去办一件事,不管这件事成与不成他都需要去一趟。
他要去一个地方,一个神秘的地方!他要去找一个组织,一个神秘的组织!
这个组织叫粘杆处,是一个情报组织,也是杀手组织。
只要是清楚这个组织的人,都知道这个组织很好找,他们在每个城市都有分店,他们知道很多事情,很多人也愿意为这些事付出代价。
粘杆处的标志很明显,就叫有间杂货铺,杂货铺门口的招牌上,有个特殊的标记,一只飞蝉。
粘杆处的成立至今有280年之久,表面上是为雍正皇帝的兴趣爱好成立的捕蝉队伍。
实际上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单独设立的一个机构,它还有一个令人恐惧的名字“血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