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位结束后曾碧云便立刻进入了正常授课的阶段,冯超辰很清楚,进入初中后,就真正的与小学有了天与地一般的差距,小学的东西或许很长一段时间不去上课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逮着书反复看上几遍,多做几道习题,几乎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课程瞬间补上,教育和考题是一致的,也是最基本的。
然而中学的东西,一旦缺席了几堂课,恐怕下次再听课的时候看着书就会有些犯迷糊了,紧接着与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彼此间的分水岭也就愈发的明显。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将落下的课程迅速提拔上来,那么时间一长,这门课程也就近乎彻底的废了。
上一世的冯超辰就是因为开学的头几日没有调整好心态,导致课程稍稍落下了少许,但却没有及时的发现并且进行补救,导致时间一长,却是想努力也来不及了,只能望着课本叹息,最终破罐子破摔,索性不再认真听课,再加上中考时的突发病情,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了校园。
不过现在上天既然厚赐给了冯超辰一次重生的宝贵机会,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用后世的智慧和经验重新获得了那几乎被遗忘的小学知识,那么他就绝对不能白白的浪费掉这些基础。就像是一个施工现场一样,地基若不能成为拔地而起的高楼,那么就毫无意义。
因此在分发了书本之后,冯超辰就提前就进行了预习,多年来的经验告诉冯超辰,预习虽然用不了多少时间,但却能够非常好的提高自己对这些课程的理解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了解,上起课来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很容易的听懂老师的讲解,更何况他脑中的知识绝不仅此而已,所有的课程他都能够进行超前预习。
而且一天到晚的听课总是会让人感觉到疲惫劳累的,更何况还是四十分钟一堂接着一堂的课程,所以在懂得如何有针对性的汲取知识过后,冯超辰相比起周围的人来要更加的轻松,不像很多人对现阶段难度的忽然升华而感觉到极度的痛苦吃力。
不过这种平淡的日子注定不会持续太久,那些压抑自己躁动的不安分子已经忍耐了很久了,很快就要压抑不住自己躁动的内心开始行动。
不知道是倒霉还是巧合又或者是命中注定,首先被瞄上就目标就是冯超辰。
这天上午的第二节是语文课,曾碧云和往常一样,捧着课本站在讲台上解读一篇文言文,讲了一段,转过身在黑板上分析内容构架的时候,冯超辰的后脑勺忽然砰的一下,被一个小东西给砸了一记,疑惑的转头看去,一个揉成一团的小纸球正在地板上骨碌碌的滚呀滚。
冯超辰微一皱眉,向后望了望,没有半点异样,一片的正襟危坐,然后撇了眼讲台方向,曾老师右手捏着大半截粉笔在黑板上正嗒嗒嗒挥舞着,眼看才写个开头,便弯下身子去捡那个纸团。
就在冯超辰弯下腰,指尖刚刚触碰到纸团的时候,两声重重的怪异咳嗽骤然在安静的教室中响起,煞是难听刺耳,曾碧云眉头一皱,迅速转过身来。
这下全班立时安静下来,曾碧云虽然长得不高,不过眼睛却是很大,眼神也极是凌厉,就这么冷眼一扫,还是很有几分压迫力的,众人循着她目光的方向,就看到了正弯腰伸手的冯超辰,有人已经投来幸灾乐祸的目光。
不过冯超辰既没有如被灼伤了一般迅速的缩回手,也没有抛出诸如鞋带松了笔杆掉了之类破绽百出的可笑借口,反而是若无其事的将那团纸球一把捞起,堂而皇之的放在了课桌上,左右看了看,非常无辜的眨眨眼睛。
看到冯超辰的刻意做派,大家都忍不住低声轻笑起来,坐在冯超辰旁边的林玲很努力的要让自己看起来是一副很正经巍然不动的样子,但眼皮子压抑不住的跳动还是无形出卖了她。
而向后看去,坐在冯超辰往后两个位子的小学同学王承义和吕彬更是笑得那叫一个欢畅,两张大口咧开的弧度非常大,喉咙里还不断发出低沉的“咯咯咯……”怪异声音。
曾碧云的脸色一下就变了,缓缓放下手中的课本粉笔,冷冷盯着冯超辰身前的课桌,眼珠子微眯,透出一股子骇人寒意,声音好似从冰天雪地中传来一般:“冯超辰,你在干什么。”
冯超辰眨巴两下眼睛,站起身来,出乎大家意料的冷静,还抖了抖肩膀,一摊手掌,很无辜的回答:“报告老师,不关我的事,不知道是谁刚才把这个东西扔到我头上。”
“嗯哼!”曾碧云微眯眼睛,冷冷哼了一声,道:“是吗,那你把纸团上写的东西大声念出来,给大家听听。”
冯超辰对面带担忧的林玲轻眨了下眼睛,将那团纸球摊开,一字一句的大声念了出来:“被老师骂的爽不爽,活该你不好好上课,手贱去捡。”
全班的同学都愣住了,安静了少许,然后全都噗哧一声哄然大笑起来,整个教室霎时就乱哄哄的一片,气得曾碧云连连拍两下讲台,眉头一竖,厉声冷喝道:“冯超辰坐下,这个纸团谁写的?自己站起来!”
看见全班大部分人忽然都望向自己,吕彬的脸色立时变得苍白起来,左顾右盼一周,均是目光如炬,心虚的咳嗽了一声,顿时就将自己出卖的干净彻底。
曾碧云看见全班人都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想到自己的这堂课上到一半就这样被生生搅黄,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抓起黑板擦狠狠拍了一下讲台,扬起一片薄薄的粉尘,右手指着吕彬冷冷道:“吕彬同学,你自己可以选择不认真听课,但是请你不要影响周围的同学。因为你,全班的人都少上了三分钟的课程,51个人就是153分钟。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你赔偿的起大家的损失吗。请你现在,立刻,马上对班上的同学说声对不起,然后自己站到教室后面去,下午写好500字的检讨交到我办公室来。”
冯超辰安然坐回到位置上,眼睁睁的看着吕彬的恶作剧以悲剧收尾,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联想到了自己和在座众人的前世今生,没来由油升起一股子唏嘘感叹。
他还依稀记得在自己的小学时代,无论是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常常都会有一个关于未来「长大后的我要怎么怎么地……」的环节——这个实在太经典了,是一个在很多年之后都还会被很多人反复忆起缅怀的段落。
并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在大多数人的回忆当中,这个本该是畅所欲言的环节里,表示长大成人后希望当科学家、老师和艺术家的同学占据了班上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甚至往往比例会超过千足金。
只有极少极少部分的人会老老实实的回答我想做个脚踏实地的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之类的——当然了,如果这句话是出现在叙述的话语中,那么一般来讲这么说的肯定是回忆者本人,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九点九九九,比足金还要足金。
只不过这个段子实在是太出名了,后来被人给用滥了,各种恶心各种没劲不给力,便鲜少再有人提及。
讲到这里,那么还有一点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同时期一个更加著名的命题作文……差不多就是《未来的我们》或者《xx年后的再聚首》之类的恶心玩意。
一般的标准范文差不多都是用这样的格式来写的:在xx年后,接到同学聚会的信件,功成名就的自己来到曾经的学校,曾经的班级,看到许多曾经的同班同学已经到了,功成名就的大家欢聚一堂,相互询问着对方的情况,普天同庆之类的。
这真是个极其狗血的剧情:喜爱文艺的当上了影视歌三栖世界巨星,体育好的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知名运动员,而且一般来说主角自己都是在主持一个改变人类改变世界乃至改变宇宙的大工程,好哥们则成了世界知名企业家,烧火点烟用的都是百元大钞票……然后这样一群狗血恶心到足以撼动世界的大人物们一起举杯敬仍默默坚守在教育岗位的平凡老师一杯,最后在欢声笑语中各自离去,结束了关于xx年后的自我yy。
这是一个屡次出现在小学时期的作文书和以及作业上的俗套桥段,固定的套路格式,不变的狗血桥段,稍稍更变下主角的名字和技能就能化身万千,尽管如此它仍然被一意孤行的作文杂志编辑一改再改的反复刊登,以至于最后成为无数人少年时代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一。
当然了,曾经的同学将来会到底会变成个什么鸟样子,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答案。
说实在话,这些自我膨胀到了极点的畅想、yy甚至于完全不靠谱的胡说八道,冯超辰在日后回想起来显然是觉得相当的幼稚,但那却是深刻意味着一个曾经属于自己的美好幻想时代。
当自己不再相信那个时代所说的每一句话,所想的每一件事;当自己不再愿意为那些曾经的理想愿望努力奋斗时;当自己不再有与人畅谈自我的渴求时,当自己开始竭力否定自我的时候……忽然惊觉的冯超辰就很悲哀的发现一个无情的事实,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那些曾经的灿烂和绚丽都在慢慢枯萎死去,只留下无尽的现实灰烬,把他淹没在其中直到不能呼吸为止。
年少轻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