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民间对霍党倒台之事并没有怨言,甚至拍手称快。
少了一个权臣,分出来的蛋糕哪怕下层人沾不到,亦能受其泽。
钱财资源总会有一些从上层流到下层去。
经此一事,韩真官运更加亨通。
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因霍威倒台而获利,获得官位的寒门官员。
这些官员以他马首是瞻,对抗世家——在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多之后,韩真终究还是选择和世家决裂,哪怕他已与陈烟定亲。
在亲情与爱情中,陈烟最终还是选择了亲情,她是陈氏女,她不能背叛自己的门楣。
于是韩真和君灵的来往更加密切,同时君灵身后的列侯人脉也向他敞开。
韩真想要去南方再建一个玻璃工坊,君灵帮忙。
韩真想要南下派人考察甘蔗种植地,建立炼糖作坊,君灵帮忙。
韩真想要弄来硝石制冰做肥皂,君灵帮忙。
韩真想要建造大船,发展航运,出海寻求财富,君灵帮忙。
因为君灵,韩真赚得盆满钵满,若非君灵已经嫁过人,并非完璧之身,韩真甚至想娶她。
转眼间三年过去。
韩真已升任吏部尚书,正三品高官,掌管官员考察调动任命诸事,堪称真正的位高权重。
而官员任命与调动,这正好是世家的死穴,只有朝中有人做宰,地方有人为官,家乡盘根错节,皇朝皂吏不敢下乡,才称得上真正的世家。
韩真把握了吏部,又和世家水火不容,给他们添上无数麻烦,怎不让他们恨得牙痒痒。
韩真和世家的矛盾随着时间的酝酿逐步升级,终于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
天正十六年。
世家参韩真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把持朝政,私占民田,逼良为娼,任人唯亲……在府中私藏军械,意图谋反。
洋洋洒洒十来条罪名,前面都是不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是最后一条,私藏军械于府中。
闻言韩真神色不变,仿佛被参的是不是他,他一身紫色官袍,金鱼戴佩之,镇定从容:“污蔑,臣从未做过此等事!”
话语铿锵有力,回荡于太极殿上。
策划这件事的人心下一沉:韩真不像是猝不及防下仓促应对,反倒像是早有准备,难道他们的计划早就泄露?今日之事还能成否?
事情的结果不出他们的意料。
仙歌当堂派人去查。
韩真的府中什么都没搜出来。
不仅仅是世家想让韩真私藏的兵刃,就连一星半点逾制的之处都没有。
世家之人当即心下一沉,看情况,是行事早就暴露了,到底是韩真未卜先知,提前在府中做好了准备,还是……他们内部出了叛徒,提前给韩真通风报信?
世家的人不明白,韩真却已吹响反攻的号角。
“臣,要参裴陈两位大人蓄意构陷,污蔑忠良!”
仙歌翻了翻世家搜集来的证据——都是真的,韩真确实做过。
任人唯亲收钱给官行便利的事情,哪个吏部的官员没有做过?把持朝政——朝中现在确实是韩党世家宗室三足鼎立,私占民田——韩真不会亲自去做,但他那些手下会帮他做好,逼良为娼——韩真也并不在意他睡的那些美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真正的心甘情愿,反正他无意探寻他不知情他自然无罪。
世家要找一个并不清白的人的罪证,自然不难,他们也犯不着捏造,韩真自己一抓就是一大堆把柄。
韩真现在之所以一点都不着急,是因为他觉得仙歌绝不会为这些事找他算账,这些事都是可大可小,全看皇帝计较不计较。
在他得重用的当下,皇帝会为了这些小事找他算账?
果不其然,仙歌理也没有理这些事,她直接道:“韩卿所说之事是否属实?你们是否意图构陷,污蔑忠臣?”
涉事的官员当即跪下,自辩是受人蒙蔽……
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韩真被弹劾一事高高抬起又轻轻放下,参韩真之人倒是官掉两级,被贬出了京城。
但经此一事,世家和韩真彻底撕破了连,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烟儿,这次多谢你。”
韩真握住陈烟的手。
最后,陈烟毅然选择了他,选择泄露世家的计划,让他们无功而返,让他得到保全。
陈烟轻轻抽出自己的手,撇过身,赌气:“不必。”
“我知道你是气我和君灵走得近,可我在南方的基业尚需要仰仗她,不能彻底断绝关系,我发誓,我心中最爱的人一直是你,等这件事结束之后,我一定迎娶你为妻,到时,你风风光光地成为我的夫人,凤冠霞帔,风光无限!”
陈烟低着头,良久才倔强道:“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