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回到家,谁都没提刚刚在外面打架的事儿,甭管谁对谁错,只要打架按照余家的家规,晚饭是绝对没有了,所以三个小朋友早早商量好谁也不提,反正只有萧子毅踹了一脚,身上衣服一点都没脏,余张氏和余周氏肯定发现不了。
“先生在咱家。”
先一步跑进屋子的余云栋蹬蹬蹬的跑回来,小声的对余晓清和萧子毅说。
好端端的先生来家里,万一是因为他们犯了错来告状的就完蛋了,也许明天的饭都没有了。
三个人在灶房放好蘑菇,把野鸡野兔交给余周氏之后,再返回堂屋的时候,先生已经走了。
“爹,先生来咱家干啥啊?”
学堂里的先生是个在京城当过官的人,平时很少和村民们交往,余晓清一点都不认同余云栋说来告状的话,他们的先生不是这样的人。
“先生说你大哥是块读书的料,想让你大哥去镇上的书院里读书。”
余满江也没瞒着,去镇上读书是一件大事儿,一会儿怎么着也得跟余周氏和余张氏商量一下,现在余晓清问了,他也就直接说了。
“哇,去镇上读书?那大哥是不是就可以考状元了?”
余晓清抱着余满江的大腿,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状元这件事余晓清的执念还没消。
“对,晓清也好好读书,以后爹也送你去镇上读书好不好?”
余满江抱起余晓清,乐呵呵的问道。
“不要,我不要和爹娘分开。”
余晓清的话让余满江心里特别舒坦,都说闺女是小棉袄,说的都有道理了,传下来的话真的是一点都不骗人。
晚饭的时候,余满江又提到了要送余云文去镇上读书的事儿。
“这也不是小事,云文你怎么想?”
余家的规矩没有那么大,而且还是一个人去镇上读书,余满江自然是要先征求余云文的意见。
“如果能去镇上读书当然是好,可我听说去镇上读书要花很多银子。”
毕竟是家里的大孩子,余云文为家里考虑的更多,不想因为自己让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更加困苦。
“这孩子说的时候什么话,别说咱们现在条件还行,就算真的没钱,你现在有这个能耐,咱们砸锅卖铁也得送你去镇上读书。”
家里管钱的余周氏听到大孙子这么说可是不认同,石堰村里多少人家想要摆脱庄稼泥腿子的命,那不都没有机会嘛?现在自家的大孙子是块读书的料,他们家肯定不能因为钱的问题耽误了。
“你奶说的对,别考虑钱的事,咱家这些口人还能凑不出你的花销?你只管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回来。”
连平时并不善言辞表达的余张氏也顺着余周氏的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读书这条出路是无数人改变命运的希望,自家也不例外,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儿子能有一个辉煌且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