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彦想着第一次登门总不能空着手,喝完茶便向门房打听了路径,去街上买了些点心、茶、酒做礼物,上门拜访顾大人的哥哥。
今天刚好顾大人的哥哥休沐在家,听见说弟弟任上的同僚登门拜访,连忙换了衣裳亲自迎出来,把裴彦让到书房奉茶说话。
大顾大人年纪在四旬开外,蓄着一把黑亮整齐的长胡子,对待裴彦的态度很亲切温和,可见大顾大人和小顾大人兄弟之间的感情有多亲厚。
寒暄几句之后,大顾大人问起小顾大人,“唉,都说读书考功名,考出来了也做了官了,又能怎么样呢?兄弟相隔千里,经年难得一见,倒不如不考功名的好,种几亩薄田养几只鸡鸭,闲来兄弟两个喝盏粗酒,倒也自在。
不知我那兄弟在和县可好?听说和县土地贫瘠,百姓辛苦一年连饭都吃不饱也是可怜的得,也不知这七、八年,我那兄弟是怎么熬过来的,”
裴彦含笑坐在旁边,把顾县令平日里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小顾大人甚是勤勉,这几年和县的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善了,这些都是小顾大人的政绩,百姓都交口称颂小顾大人,说他是一心为民的好官。”
大顾大人长叹一口,心疼又自豪地说:“我这个兄弟呀,从小就有他自已的小主意,三年前原本家里托了吏部的关系想把他调回京城,或者另去个富庶些的地方也好。可是他偏偏说,当地方官就是做百姓的父母,哪有父母看着儿女受穷自已甩手走人的?自然要让当地百姓日子都好过了,存些家底才能离开。
不但我们顾家,便是他妻子的娘家也帮着劝,最后还是只能让他留在那里。不过说实话,当官可不就该有个当官的样子,就该想着为百姓谋福祉吗?我真的很为我这个兄弟感到自豪。
不过也心疼他,他自小爱穿件像样衣裳,爱吃些小点心,没事的时候也不出去四处玩耍,整日里把自已关在书房,除了读书写字,就是画几幅画,家里人那会儿还常笑他,不像个小子,倒像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只怕在和县这样自在的日子是不多喽。”
裴彦还真没看见过顾大人作画,大概真的是像大顾大人说的,每天政务繁忙,没了这些风花雪月的心情了吧。
陪大顾大人聊了好一会儿,裴彦才起身告辞,临走时大顾大人十分热情的邀请他过几天再来家里坐坐喝上两杯,裴彦很爽快的答应了。
裴彦挺喜欢跟这位大顾大人聊天的,真诚、直爽、热情,与一般官场中虚情假意的客套完全就是两种感觉,大概也是因为大顾大人一直在工部任职,平日里的人际交往比较单纯有关吧。
跟大顾大人闲聊了这么久,裴彦感觉自已心里的郁气都散开了很多,看看时间差不多该吃午饭了,便随便找了家路边小饭馆,叫了两个炒菜一壶杏花酒,一个人自斟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