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十多天地,只有女眷回家了一两趟,男人们一直呆在果园。
这天,大家正顶着太阳干活,突然听到有人在远处喊了一嗓子,文天佑看过去,来的是苏家的一个侄子。
来人是跑着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一看就不是来帮忙干活的。
果然,年轻人跑到地里,脸通红,连流浃背,累的双手扶着膝盖,气还没喘均匀,急道:“……来人、来人了,快回去看看……”
这个时候家里来什么客人了?!
苏家人一脸疑窦,年轻人狠狠的喘了几口气,指着文玉轩三人,“……考中了……”
这下,苏家人听明白了,登时喜出望外,也不着急赶工了,立刻收拾收拾就往回走。
那厢,两个衙役站在苏家院子中,门外有人大着胆子问,衙役虚虚的抱拳说,乡试结果出来了,打谷村和上元村中了三个秀才,他们特地上门通告。
这两个村子考试的就只有文玉轩他们三人,一下都中了,这可真太出乎人意料了。
头一次碰到这等喜事,忙着干活的也忍不住多逗留了一会儿,两个村子一下出了三个秀才,他们这的风水怕是都要变好了。
也有人听到信儿上山的,逢人便说,山上有喜欢凑热闹的,还真跑了回去。
耽误一会儿种地没啥,一下能见三个秀才老爷的时候却不多。
待苏家人回来时,家里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堆人,还没看到差役,村里人纷纷向他们贺喜。
文玉轩等人倒是面色如常,不停的点头感谢。
苏家人呼啦啦几十口子进来,差役愣了一下,旋即宣读了苏正非考中秀才的喜讯。
苏家人红光满面,刘氏更是激动的落泪,考中了秀才便有了功名,不但身份同平民不同,更有名下田地免税的好事,更重要的是,苏正非是苏家几代人中唯一能考出来的人,可真是给他们苏家的祖宗争光。
苏冬海不太会说什么,嘴巴却一直咧着,一边应对乡亲们的道喜,一边拍了拍苏正非的的肩膀,不管怎么样,他儿子算是出人头地了。
来报科考成绩是个好差事,因为高中的人家都会塞红包,所以这个差事一般都要抢才能到手。
两个差役看苏家砖瓦房子起的高大,知道是个大户,等着的时候虽然心急,也都忍了,现在报完喜讯,就等着拿红包了,但苏家人好像高兴的忘记了一样。
两个差役有点急,但又不能直说,连声恭喜,然后又道时候不早了,他们该去下个村子了。
文天立上前抱拳,问道:“敢问打谷村的文玉轩和文玉安可在名单之中?”
两个差役愣了一下,道:“是的,我们接下来就要去告与这两位才子。”
文天立笑了,“两位不用白跑这一趟,他们俩就在这。”
说着,文玉轩和文玉安上前,作揖,然后报上姓名。
这一家竟然一下考中了三个秀才,真是前所未闻,差役都有些不敢置信。
但是面前这俩人气度跟农家小子确实不同,再加上旁边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奖,他们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一幕。
三个人的高中都宣读完,苏冬青从屋里出来,分别给了两个差役鼓鼓囊囊的红包。
两个差役做惯了这事,不用颠就知道肯定不是个小数目,登时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