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差役,乡亲们却一时没有散,苏新平向众人说春耕完请大家伙吃喜宴,大家嘻嘻哈哈的笑着,笑他孙子和外孙都中了秀才,一心还惦记着种地。
将人都应付走了,苏正非催着赶紧上山,他们的夫子可是正经的三甲,他们跟着夫子学了这么多年,若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中,那可才是贻笑大方。
见他们三个神色如常,文天立也是觉得欣慰,当初他第一次考中秀才时,也是激动的很,现在这三个小的见识了太多,一个秀才显然完全不能满足他们。
他们三个已经比自己年轻的时候更厉害了,文天立看的很清楚。
就这样,苏家人高高兴兴的回来,有满脸笑容的回到山上,郑氏已经盘算喜宴要摆多少桌子了。
这三个人的考中已经成了定居,有人便同文天立说,若是他这次也能考得举人,便是四喜临门了。
文天立笑道,他也愿意锦上添花,就是不知道考官愿不愿意给这个机会。
捻指间,该种的地都种上了,这个时候辣椒苗也长的差不多了。
大家伙回去歇了一天,然后回来继续种辣椒。
栽种辣椒比种地繁琐,但架不住他们人多,一人抓着一把辣椒苗,很快地上就种下了一大片。
文天佑虽然不是庄稼人,但种辣椒是最快的,落后面的人一大截,他手头极准,从来不会返工,而且腰好像不会酸一样,弯下去半天都不起身。
大家伙看着便对苏冬青道:“壮壮他爹干活这么利索,要论工钱的话,该顶两个人哩。”
苏冬青笑道:“行,我肯定不会屈待了他。”
种辣椒不累,就是要弯腰,有点难受,种下去之后要舀水浇,井这个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
五天的功夫,三百亩辣椒就种完了,至此,苏家今年的春耕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十里八乡的地也都种完了,大家纷纷提着鸡蛋和白面到苏家和文家道喜。
苏家人连歇都没有歇,直接摆了酒宴,三个孩子一起办,附近村子来了许多人。
屋里头根本坐不开,外头院子都摆满了桌子,光酒就从县城拉来好几车,大家敞开了喝。
院子里正热闹的吃着酒,村里的小孩子跑进来,嚷嚷道:“官差和打谷村的人一同来了……”
院子里划拳的人没有听清楚,文天佑看了文天立一眼,心里头想的是,这次喜宴倒是能一起办了。
在打谷村人的引导下,官差到了苏家,恭喜文天立文老爷高中了举人。
这下喝酒的都不吵吵了,眼睛通红的大声叫好,看来今天这酒不喝醉都不行。
大周的举人很难考,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无法,能考了举人,已经算是半步踏进了官场,称得上一声“老爷”。
这是文天立第一次考举人,一次便中了,说真的,他也有点惊讶。
文天立自认并非是多么聪明的人,也绝非是才气盎然,这么顺利的考上举人,他猜想,多半是跟这次开考的时间有关。
刚打完仗又闹瘟疫,谁有心思读书,他这次考中算是有点侥幸。
当然,不管怎样,能考中,文天立也是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