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京城后,文家所有人都知道天子脚下到处都是达官贵人,被告诫街上随便一个不起眼的人,可能背后都和权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行事一定要小心。
文天佑不是个护犊子的人,文家人出们确实也很谨慎,因为惹了麻烦,文天佑不但不会包庇,还有可能公事公办。
文玉萍和文玉巧想,但凡有个官宦人家上门求亲,不论官职大小,只要人不怀,她们也愿意。
可是,求亲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商户,不但地位上不如读书为官的,家财也不是那么丰厚,她们若是嫁了,太跌份了。
两个女儿异口同声要留下,文天德沉默好久,再去问小儿子文玉东。
文玉东生的机灵,闻言也摇头,“爹,京城里头路子多,在这里比回去好挣钱,你且再等等,等我以后赚钱了,一定让我们家过上好日子。”
言外之意,对现在的生活并不满意,张氏听了,想要说孙子两句,最后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跟二房那些游手好闲的不同,大房的除了文天德,几个孩子都是心气高的,姑娘觉得自己应该嫁好人家,儿子觉得自己能赚大钱,唯一一个省心的是文玉全,天天忙着做事,一天到晚都见不到人影。
文玉全在大房中排行老二,但却是最不受宠的,陈氏偏心大儿子,伤了文玉全的心,自从成了亲,文玉全一心想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
他之前随着文天佑到京城做事,后来出事又回到老家,一切安定后,文玉全又不声不响的去做事,听说现在吃的是官饭,媳妇也能干,儿女双全,算是大房和二房的孩子中最出息的。
谁能想到从前那个受气包,在爹娘都不待见之下,还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的。
张氏再次发出今天不知道多少次的叹气,真是世事无常。
文家这边不消停,朱晨青在书院那边也不安生。
同窗们把外面的传言告诉他,好奇的问他是不是真的好事将近了。
朱晨青沉默良久,只要摇头,让大家不要听信谣言,否则污了人家姑娘的清誉。
书院的学子们不想听他这一本正经的话,只想知道究竟,不停的追问。
这里面有人是真的想凑热闹,也有不少是怀着别样心思的。
文天佑夫妇本身地位就不俗,他们和皇上的情分不同别人,朱晨青若是能攀上这门亲,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明明朱家都是只会读书的人家,又固执又清贫,没有半点赢人之处,怎么运气就这么好,天上掉下来的金饼子为什么偏偏就砸在他们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