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和月娘听说了这群孩子的事情,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找苏冬青。
用孩子换粮食和银子的人家日子都很难,孩子们既然被卖,回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得了苏冬青的恩情,不管是想要给自己找条生路,亦或者是报恩,她们跑到边关来都不意外。
苏冬青对人向来和善,冬雪和月娘体会最为深刻,无论实在南阳城还是京城,她们跟着苏冬青过的都很轻松快活,主人家不刻薄,十分大方,而且心眼好,对于她们做下人的来说就算是天大的福分了。
主人家对下人尚且如此,对待这些穷苦的孩子可想而知,肯定更是照顾。
这群孩子里面,有几个年纪的姑娘想的多,怕她们这次贸然过来会带来麻烦,想要找苏冬青求个情。
苏冬青把她们赶去睡觉,她们不敢违抗,只能乖乖的躺回房中。
这群孩子过来,苏冬青却是很意外,如果是在京城,她可能还有些发愁怎么安置她们,在边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简单不过了。
不过这些得等她们休息好再说了。
文天佑快到中午时回到府衙,听苏冬青说这事,便知道媳妇想要把这些人留下来,直接道:“我能做什么?“
文大将军想来都是如此的善解人意,苏冬青很高兴,亲自给他弄了奶酪焗牛肉。
文大将军很给面子都给吃光了,把儿子送给媳妇调遣帮忙。
壮壮拍着胸脯给爹爹保证,一定会完成任务。
文天佑和苏冬青看着儿子这般一本正经的模样,笑的开怀。
徒步走了几百里地,这群孩子也是累坏了,一直睡到晚上,醒过来时,天上铺满了繁星。
冬雪和月娘一直等着呢,听到她们起床的动静,便把粥端上来,让她们先填填肚子。
吃完饭,时候也不早了,苏冬青过来,同她们说,想要留下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后听话。
这个太简单了,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听话。
苏冬青早就清点了人数,一共六十六个,比雍州时多了好多个,问他们怎么回事。
这一问,许多人眼神明显就开始发虚了,紧张的吞咽着口水,一看就是心虚了。
苏冬青便问那个年纪最大的女孩芦花,芦花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苏冬青。
原来,苏冬青离开后,这些孩子的爹娘发现自己家孩子还是自由身,想要孩子跟着回家,被卖的大都是女孩,知道回去之后可能还会再被卖,到时候肯定没有好运气再遇到苏冬青,所以不愿意。
因为有衙门护着,这些人家也不敢来硬的,就让家里的孩子绣花和手帕什么,绣好了他们拿去卖。
其他人听说了这事还很羡慕,头一次听说衙门帮着样养孩子的,不但不吃自家的米粮,孩子还能帮着赚钱,这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