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2)

却说到了来年二月里,十二这日是黛玉的生日,这一日也是一年一度的花朝节,黛玉便和凤姐儿商议了,陶然居便在这一日正是开张,借此机会,自己把在京都的闺中好友一并都请了来,在这里聚一聚。水溶也很乐意,婚后这些年总是有事,还没给黛玉好好的过一个生日呢。于是便让大家都准备起来,要在这个秀丽自然的陶然居开宴,大家要好好的乐一天才行。

早在头三天,凤姐儿便带着下人们把陶然居各处都摆满了花草,一色都是小小的粗瓦盆,载的黄白紫红各色山野小花,只移植在盆里,摆到了各处的桃李树下,正好这年春暖的早,桃树杏树等也都在二月里打了花苞。陶然居里处处繁花,点点飘香,真是如世外仙源一般。更有人力引过来的清澈溪水,水底铺了山边清泉里捡来的鹅卵石,两边亦是用大些的圆滑白石砌成溪边,清凌凌的溪水映着明媚的太阳,闪着粼粼的波光。

大门是用篱笆做成,上面用青翠的竹片做成了门楣,两边粗粗的竹竿上一副对联,正是:

此即牧童遥指处

何须再寻杏花村

黛玉在门口处下了车,扶着春纤的手,看着两边的对联笑道:“这对联是谁的杰作?”

“这是凤嫂子的对子呢,这不只用临时的牌子挂着,等王妃来时再改。”边上林安陪笑道。

“这就很好,不用改了,叫人镌上去吧。”黛玉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凤姐儿如今也肯读点书了。

“主子先各处看看,若有不满意的地方,奴才们好再收拾。”林安在边上恭敬的说道。

“好,先各处走走吧。”黛玉一边说着,便缓步进了碧青的篱笆柴门。

进门来先是一座高高的茅屋,金色的茅草厚厚的盖在屋顶上,屋子的墙壁全部用半尺见方圆滑的石块堆砌而成,用清水洗刷的干干净净,又刷了一遍清漆,看上去色泽很鲜亮。这就是大厨房了。

这陶然居的设计,与别的饭庄不同,所有的包间都在里面各处景点上,进门来的五间屋子,却是厨房,黛玉走至屋门口,只见两边方方正正的书写:

粗茶淡饭迎嘉宾

藤椅青茶会知已

黛玉笑道:“这副对联也不错,很有新意,通俗易懂。很合咱们这里的风味。”

林安等人便笑道:“很是很是,这也是凤嫂子的文墨,小人是不能的。”林安自幼跟在林如海身边做书童,文墨是极好的,此时不过是说句玩笑引黛玉开心而已。黛玉心知肚明,只淡淡一笑,此时却不便就点破。

黛玉进了屋子,只见一排排的架子上码着整整齐齐的菜蔬,全都是极新鲜的,一样样摆在那里,等着客人看过后在进厨房,这里便是点菜的所在。明码标价,货真价实。让人花钱花得明明白白。

锅灶全是新的,凤姐儿在村子里找了几个干净的大嫂,过来打下手,还有三个是专门在村里伺候婚丧嫁娶的厨娘。个个儿都是极干净利索的,全都一身灰布衣裙,腰里围着干净的白布围裙。见黛玉进来,正在分派活计的凤姐儿忙转身来问安,笑意盈盈,脸上略施了薄粉,看上去年轻了几岁。众人都听见凤姐儿称呼黛玉为“王妃”便都急忙上前来,齐刷刷的跪在地上,齐声道:“给王妃请安。”

“凤姐姐辛苦了,这几个人都很好,后儿是我的生日,大家都辛苦些,今天来的都是我们自己家的人,没有外人,等后儿正日子,只怕人还多些,林管家,每人先赏二两银子,算是辛苦费了。”

众人都是村妇,那里得过这样大的赏赐,便是凤姐儿给他们定的月钱,也不过一月一吊,打下手的只有五百钱。黛玉开口便是二两,这几顿饭可伺候出两个多月的工钱了,众人岂不欢喜?都忙忙的磕头,一边又说吉利话,什么恭贺王妃千秋之类的。

黛玉便出了厨房,往后转来,一道清凌凌的小溪,绕着三间竹舍,里面是各种上好的茶叶,还有各种茶点果子,屋檐下风炉上煮着泉水,预备着冲茶用。

边上清溪里面养着一些鱼虾,个个都活蹦乱跳的,是专门捕了来养在这里的,要下锅时,现捞出来收拾,既新鲜,又及时。

再往后走,便是一座座小小的茅屋,屋顶全是清一色的茅草,墙壁也都是青石砌成,只是小了些,不过是尽够摆两桌宴用的大小。每一个都设了匾额,留了题字的地方,这是给到这里吃饭的才子们准备的,他们吃的高兴,必定诗兴大发,到时候题首诗,留幅字,都是饭庄的好名声。

黛玉各处都大致看了一遍,一共二十七座小屋,里面是吃饭宴请用的,还配着一些小小的茅屋,是给下人们喝茶作息用的,一处处转完了也觉得脚酸了。便在最后一座一片紫竹林边上的小屋里坐了,尝了尝家人端上来的竹叶茶,点点头,笑道,吃了这茶,我倒是想起了一副对联来。于是便起身到墙角的桌案上,拿了笔,便在纸上写了两句话: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林安见了,忙竖起大拇指,连连叫好,又说等回城时拿了去,到城内有名的裱糊师傅裱糊了,挂在这屋里,又请黛玉给这小屋题一匾额,黛玉稍作沉思,便题了四字:“紫芝舍”

林安笑道:“主子这字越发的好了,秀丽中带着大气,没了原来的小女儿之态。”

黛玉笑道:“你休要夸我,如今心境不同,字自然也不同了。”

“主子何不再和一首诗,正好这小屋子就齐全了,以后这里便是主子的专属,岂不更好?

“也罢,少不得依着你们。”黛玉言罢,便又回到书案前,提笔写来,却是一首七言律诗:

桃源花落紫竹东,

烟雨香茶几点红。

绿苇丛中白鹭过,

家鹅戏水无人惊。

窈窕村姑何处去,

绿野苍茫春日晴。

陶潜小诗曾记否,

千秋诗草论高风。

众人看罢,少不得又称赞一番,林安便叫边上的丫头收好了,一并拿到城里裱糊,一时饭菜上来,众人请黛玉用餐,林安便带着闲杂人等都退出去,里面只留下黛玉身边的几个丫头。

黛玉和凤姐儿相对而坐,黛玉又夸赞了凤姐儿一番,二人一边笑着,一边用了饭,凤姐儿便笑道:“王妃真个是有眼色的,单单就挑中了这一处,这边还有个暗格,正好给王妃小憩用。”一边说着,凤姐儿便到了百宝阁边上,拿开一个供着山菊花的粗瓷花瓶,在那案上轻轻一摁,百宝阁便闪向一边,里面便有一个小小的卧室,更有小小幽窗,糊着碧绿的窗纱,外边正好便是那一片紫竹林。

小小的桌椅床铺,帐子被褥都是新的,一色紫花细布,全无绫罗。看上去铅华洗尽,最是一番天然风格。

黛玉便笑道:“还是你周到,我正累了,要歪一会子呢,你叫丫头在外边守着,不用进来伺候。”

凤姐儿便道:“王妃尽管歇着,如今我已经做主,在那边小村子里给您买了一个小院子,也都是农家的摆设,王妃若想住下,便可去那里住,丫头婆子的房间也都收拾好了,样样都是齐全的。”

“这更好,倒是累了你。”黛玉一边说着,一边在床上坐了,所有的被褥都是新棉花做的,闻上去还似乎带着一点秋日阳光的味道。

黛玉自己退下外衣,只留着中衣的裙子,便在床上躺了,没有书,她便直接闭上了眼睛,慢慢的睡去。

下午醒来,水溶已经赶过来,因为黛玉的生辰,所以皇上给了水溶几天的假,准他可以不必来上朝,所以水溶便在下午就骑马赶来,忠勇亲王夫妇二人因带着紫晨在别院里,只叫枫溪嬷嬷带来了礼物,说天还是有些凉,要等四月里再带紫晨过来瞧瞧黛玉,又说她几年也没做过生日,这会儿要好好的乐一乐,捡着像样的绸缎,再做几身像样的衣裳来。

农家小院里,黛玉正在天井中间的藤椅上交紫炅认字,紫炅见了父亲,便欢快的跑过去,水溶抱着她打了几个旋,逗得她咯咯直笑。

黛玉便站起来笑道:“没见过你们这样的父女,到一起便乐成一团,一点规矩也没有了。”

“小小孩子家,弄得跟七八十的老太太一样,有什么意思,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呢?”水溶一边亲亲女儿白皙嫩滑的脸蛋,一边笑道。

“母亲在叫紫炅念诗经上的字。”紫炅乖巧的说道。

“嗯,真不错,都念诗经了?”水溶满意的笑笑。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她都背过了,可不要教她诗经了吗?”黛玉笑笑,在丈夫怀里正了正女儿斜了的衣襟。

“后儿你生日,咱们好好的乐一天,皇上都给了我几天的假呢,看来我是沾了娘子的光了。”水溶又深情的看着黛玉,说道。

“父王,娘子是什么意思?”紫炅立刻变成了好奇宝宝。

“娘子是父王对母妃的称呼。”水溶无奈的笑笑,看来以后说话要小心了。

“那谁是紫炅的娘子?”

水溶无言,只得看着黛玉,黛玉皱着眉头,看看水溶,又对紫炅说:“紫炅乖,娘子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你小孩子家,不该问这个,以后记住了?”

紫炅便闭上了小嘴,懂事的点点头,挣脱了水溶的怀抱,自己跑去玩了。

黛玉便嗔怪水溶道:“以后当着孩子的面,说话要注意些,别看她人小,但是却鬼的很,什么都好奇,说一遍就记住了。”

“好,知道了。”水溶笑笑,又在黛玉的耳边轻声叫了一句,“娘子。”

“快去换衣服,瞧这一身的尘土。”黛玉便红着脸轻轻的推开他。转身进了屋子。

水溶摇摇头,唉,瞧这个娘子,如今都是三个孩子的妈了,还是这样害羞。

进屋换衣服,黛玉早就让跟来的晴雯把衣服拿出来,一身浅灰色提花的锦缎夹袍,家常穿的,跟黛玉的一身白色印花丝绸春衫很配。

“春纤,去给王爷端碗因而链子羹来。”黛玉回头吩咐了一声,春纤便忙出去了。

“我们在这里又安了一个家吗?”水溶小小,这小巧拙朴的院子,真是让人有一种归农的感觉。

“不过简陋些,邻里之间倒也和睦,刚才他们还送了一些鸡蛋菜蔬,还有一个大娘送了两只鸡来,正好有带来的野山参,我已经叫他们炖上了。”黛玉一边说着,一边上来给水溶整理衣领,又拿了一根藏青色的流苏宫绦给他系在腰里。

春纤便端了银耳莲子羹来,水溶尝了尝,只觉得比往日的清甜,便问放了什么糖?

黛玉笑道:“是不是比往日的好喝?”

“嗯,甜味不同,似乎更清爽些。”

“这里的泉水很好,煮茶也很清甜,并且,我叫人掐了嫩嫩的薄荷尖儿来,剁碎了放在里面,自然更清凉些,春天干燥,容易上火,这样对身子好。”黛玉一边将脏衣服拿出去交给春纤,一边又回来,看着水溶笑道,“就是那天咱们去玩的时候看见的那处清泉,回头再去那里转转,看看源头在哪里,以后好叫人去打水,那才新鲜干净呢。”

“原来这样,闲了咱们一同去,玉儿真是越来越干练了。”水溶吃完了莲子羹,便接过黛玉递过来的茶漱口,然后将黛玉拥在怀里。

春纤悄悄的出去,带上了房门,便去找紫炅玩去了。

“玉儿,我今天看见紫昊了,他现在正在读《荀子》。”水溶拥着黛玉,坐到床上,一边轻声说道。当初自己四岁的时候,留在林府和黛玉一起读书,那时的黛玉,也喜欢读《荀子》,如今儿子都读这本书了,时光过的真是快啊。

“他怎样?长高了吗?”黛玉一听见儿子,便立刻坐直了身子。

“长高了,皇上每天都让御厨给他搭配膳食,紫昊比紫炅高了不少,足有两寸。”

“他快乐吗?是不是皇上对他很严格?”

“还可以吧,我见他时,他正和几个孩子一起踢球。”水溶笑笑,皇上专门从民间选了八个比紫昊大三两岁的孩子,同紫昊一起吃喝,一起读书,陪他玩,做游戏,踢球,练武。

“那,他晚上都是跟奶妈睡?”

“不了,他自己睡一个床,奶妈子在外床睡。”

“那,岂不是很孤独?”

“玉儿,你要知道,紫昊要从小适应孤独,那个位置上的人,必定是孤独的。”

黛玉无言,只默默的点头,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不让它们掉下来,大丈夫顶天立地,不应该只在父母身边温暖的小窝里成长,这个道理黛玉懂得,可是真的放到做母亲的心上,却凭谁也舍不得。

“喏,玉儿,你别伤心,看看,这是儿子给你的生辰礼物呢,他还告诉我,一定要让他的母妃开心。”水溶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绢片,明黄色的纸,是皇上写圣旨的时候专用的那种。

黛玉接在手中,慢慢的展开,却是一个扇面,上面写了一百个寿字,——一幅百寿图的扇面。

“这是紫昊写的吗?他能写这么好的字了?”黛玉不可思议的看着水溶得意的面容,惊喜的问道。

“是啊,这是皇上让他准备的给你的寿礼,没瞧见这明黄色的绢片吗?”水溶指指黛玉的手中。

黛玉点点头,明黄色,御用的东西,她怎会不知,若不是皇上允许,一个不到三周岁的孩子,是弄不出这个东西来的。皇上的意思,黛玉很明白,这孩子将来权倾天下,这幅百寿图便是她林黛玉最大的回报。想想古今有谁,配有明黄色绢片的扇面?还是一个三岁孩子手下的百寿图?

黛玉轻叹一声,亲自将绢片仔细的折好,这是她收到的最贵重,最珍贵的礼物,三岁的儿子,亲手写的百寿图,明黄色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