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谢娘娘恩典,谢公主恩典。”
一场恩威并施的好戏落幕,嫔妃们眼观鼻鼻观心,任是心中百转千回,放在明面上还是保持着那端庄完美的微笑。
华贵妃脸上带着笑,轻声道,“陛下昨日赐婚来的突然,想必公主到这会儿还生你父皇的气呢,于是本宫就想着叫上众姐妹和公主谈谈心,毕竟姐姐去世过早,有些东西还未来得及教您呢。”
“正是如此,公主都未曾见过那林相呢,万一不合公主的眼,岂不是平白让公主受了委屈?”
“不过陛下这般宠爱公主,公主若是抗旨不遵,想来陛下也是不会怪罪的。”
李姝面带微笑地听众人说完,才缓缓道,“诸位娘娘多虑了,对父皇的赐婚,柔嘉并无二话。”
“公主到底是长大了,明事理了不少,那本宫就祝公主与林相今后琴瑟和鸣,白头偕老。”华贵妃笑容满脸,对李姝说话的语气都柔和了下来。
“承娘娘吉言。”李姝手执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娘娘这儿的点心向来是不错的,不过今儿这桂花糕倒是有些太腻了。”
“是吗?大抵是御膳房那厨子放多了糖的缘故吧。”华贵妃哪里不知道这位公主殿下是在借着桂花糕说她呢,当下岔开话题,“听闻长公主殿下三月二十三要办一场赏花宴,想必是宴请了公主的,不若公主带着平康那孩子一道去吧,你们姐妹二人也好有个伴不是,公主意下如何?”
华贵妃洛氏入宫十余载,为明景帝诞下一子一女,肃王殿下李屹与平康公主李婵。
李姝对这两人都无甚印象,只依稀记得肃王李屹是个沉闷的性子,不怎么爱说话,似乎也并不得父皇宠爱,至于平康公主李婵,听闻在她未回宫前,是这皇宫里最受宠的公主。
李姝想着这华贵妃怕又是要整什么幺蛾子,只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李姝可不曾怕过谁,当下就答应了下来。
众人又说了会无关紧要的闲话,便开始陆续告辞归宫,李姝早就想走了,她昨晚本就没睡好,一大早又听了好一会这些个美人假惺惺的姐姐长妹妹短的,实在是烦的很了。
一出钟粹宫,青岚就出言问她,“公主,今日还去看陛下吗?”
“去吧。”
李姝幼年体弱养在白玉城,全因白玉城有一神医,神医号称鬼圣,世人皆言,“神医可活死人肉白骨。”可在她看来,那不过是个古怪的老头,并且不知何缘故,鬼圣终身不愿踏出白玉城一步。
但久病成医,何况李姝跟随鬼圣十来年,到底是学了点皮毛的,之前她回宫就发现明景帝身子骨不怎么好,这两年更是越发严重,恐怕不到半年阳寿了。
明景帝是多年的心病了,自己又不愿治,硬生生拖成了绝症,所以哪怕鬼圣在此也束手无策,再者,这世间早已没有鬼圣了……
说来当初从白玉城来上京时,李姝并不认为自己会对那两位不曾谋面的父皇和皇兄生出什么感情。
虽然他们每年就派人给她送去诸多的金银珠宝,甚至每次都会给她写长长的信,一开始只有父皇写,后来皇兄会写字了,就也学着父皇给她寄信。
可是小孩子又知道什么呢,她记得那时每每外祖母给她念,她都乖乖坐在那里,等外祖母念完了,就问上一句“我可以出去找青岚她们玩儿了吗?”。
闹得大伙都在后边笑她,但更多却是对她的怜爱,原因无他,李姝几乎从出生起就跟着他们来了白玉城,姜家人再宠她,终究也比不过在自己父母身边长大。
就这样,她从小孩长成了女郎,她未曾怨恨过,因为姜家人给了她太多太多的宠爱,她并不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也并不觉得父皇与皇兄于她有所亏欠。
甚至当她从姜家的小小姐姜乐安变成大楚公主李姝时她的内心也毫无波动,但到底是血缘吧,以至两年前她看见父皇与皇兄那一刹那竟没忍住落下泪来。
之后的两年里,明景帝更是将所有一个帝王能给女儿的都给了她。
锦衣玉食,奢华的宫殿,无上的宠爱,她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所以就趁着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好好陪陪她的父皇吧,毕竟他病重至此还在想着给她赐一门好婚事,想着给她找一个能护她一生周全的人,就怕等他不在了,有人会欺负他的小公主……
钟粹宫。
当最后一个嫔妃告退,华贵妃当即扔了自己一直抱着的猫,可怜那小小的猫儿差点摔伤了脚也无人去管。
“绿竹,派人去福康宫把平康公主请过来。”华贵妃收起挂了一上午的笑容,冲着底下的宫人道,她眉眼微微向上,这样看过去倒让人觉得十分凌厉,不敢直视。
“娘娘,平康公主自昨日听说陛下给柔嘉公主与林相赐婚一事就大发雷霆,在宫内打砸了不少东西呢,这会怕也是不愿过来的。”
“没用的东西,一遇着点事就知道摔东西,哪有柔嘉半分冷静,本宫怎么生了这么个蠢货,去叫她过来,就说本宫自有办法让她得偿所愿。”华贵妃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恨恨道,“本宫当年能抢了姜挽容的男人,本宫的女儿照样能抢了她女儿的男人。”
“奴婢领命。”绿竹闻言,立马往殿外走去。
外面阳光正好,可是再好的阳光也无法驱赶后宫有些人心中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