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步步紧逼
看到最前方那一身月白长衫的清俊男子,安平怔然,向来清明的眸中闪过一丝茫然……
她只吩咐小桃把她写在纸上的安排交给鲁智,让他按照纸上的布置,一步一步完成,可她的安排里并没有唐时,他为何会来?
端坐上方的皇帝在老帝师步入殿内时,便已经起身迎来,“老帝师怎么进宫了?高公公,快赐座!”
老帝师随手把拐杖递给身边小徒,拱手对皇帝行礼,微微推开赐的圆凳,道:“老臣本在唐将军府,恰好阿时说要进宫觐见,老臣便和阿时一起来了,请陛下见谅!”
皇帝畅快一笑,“朕很久未见老帝师了,难得老帝师下榕山,就算老帝师不来,朕也要去看看您。”
老帝师福身行礼,“谢陛下惦念。”他眼光划过安平众人,抚了抚自己的衣角,声音洪亮道:“陛下,老臣在殿外听了个大概,不知陛下是否信任老臣,可否让老臣看看信件?”
“当然!朕对老帝师最是信任!”皇帝吩咐,“高公公,把信件拿来!”
“是!”高公公恭敬地把信件呈给老帝师,老帝师展开细细的看了看,又向皇帝要了梁朝写的折子与诗词歌赋,细细的对比盘算。
奢华喧闹的殿内陡然间静谧无声,冬日暖阳从窗外照进来,填了一丝暖意,在众人屏息凝视老帝师的时候,唐时已经慢慢地移步到安平身边。
贤王众人脸色发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回陛下,此字迹确实是怀昌世子所有!”老帝师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话落,他偏首看向立在一旁的阳山公,“阳山公因何认为不是怀昌世子的?”
阳山公嘴唇嗫喏,“臣,臣,臣……”
老帝师指着此信,断然道:“怀昌世子字的横勾纤细而长,左撇的力道由轻到重,而右撇的最后一笔会有一个微不可见的小勾……”
老帝师每说一句,阳山公与梁朝的脸色就白了一分,老帝师仍继续讨论,“若不论笔画,单论其抑扬顿挫、循循善诱的语气措辞,这封信也必然出自怀昌世子所有!”
“所以,老臣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此信必是怀昌世子所书!”最终,老帝师一语定乾坤。
老帝师,大魏第一人,天下读书人的榜样,每句话都能引起读书人的热捧,人品、渊学无一不在世人之上,所以他的话绝不可能有假!
更何况,哪怕是假话,世人也不会怀疑其说了假话!
怀昌世子父子二人心里明白,这下是真的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