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鲁禾帖尼摇头:“没有!”
诸人松了一口气:“没有就好!”
司合忽问她:“大汗有没有说如何处置拖雷摄政王?”
唆鲁禾帖尼道:“有!我全权交给大汗安排了。”
司合忽表示赞同:“对!交给大汗处理,看他怎么办?”
他们正在说着,忽然,大营外大队人马从各方向不断进来,每个队伍,飘扬着各色旗子。
这些队伍中,他们都是出征在外的宗王将军们,唆鲁禾帖尼和司合忽认识他们,分别是:阔出、耶律楚材、速不台、失吉忽秃忽、札八儿火者、绰儿马罕、斡赤斤、塔思,还有东西征的将军们。
他们这次回来是参加拖雷摄政王大丧的。
这些人回来,分别带来不少人马,全扎营在大营外。
他们行事都很匆忙,急于见窝阔台,和唆鲁禾帖尼、司合忽诸人简单招呼一下,就进了金帐。
唆鲁禾帖尼和司合忽诸人心想,他们都是征战在外的宗王和将军,怎么一下子回来这么多?
难道全是给拖雷摄政王送葬的?
司合忽忙得问一个跟随回来的将军:“你们这次回来怎么这么快?”
这将军道:“大汗御旨,拖雷摄政王之死,事关重大,命我们速速回来商议对策,因此大家不敢怠慢。”
司合忽又问:“你们全是回来为拖雷摄政王送葬的?”
这将军道:“不全是吧。一路上大家都在合计,大汗是担心拖雷王之死,其子和部将会起兵造反,所以命我们火速回归,乘机借给拖雷送葬名义,回来保护大汗。”
那将军说完,就进去了。
司合忽明白了:“本王猜想不会这么简单,原来大汗早有防备。”
唆鲁禾帖尼劝大家道:“现在我们要忍辱负重,看大汗怎么走下一步棋。”
司合忽诸人点了点头。
窝阔台召见阔出、耶律楚材、速不台、失吉忽秃忽、札八儿火者、绰儿马罕、斡赤斤、塔思以及东西征的将军商议对策,足足谈了一晌午。
唆鲁禾帖尼和司合忽诸人没有在金账外等候,回到拖雷营帐内。
司合忽担心唆鲁禾帖尼思念拖雷心切,来到她的营帐慰问关心一下。
他刚进营帐,帐外进来一个人,这人年纪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面目慈祥,锦衣缎袍,一看就是个文臣。
唆鲁禾帖尼和司合忽认识他,连忙行礼道:“相爷!”
原来此人就是名震天下的蒙古贤臣耶律楚才。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大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仕至左右司员外郎。
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
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提出了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蒙古初期,官职简单,耶律楚才为必阇赤,为天子掌管文书,因而得以参与国家机务,其地位日益重要,最后发展为早期的中书省。
在朝会燕飨之时,“使居上列”,可见其地位之尊崇。
中书省设于太宗三年,始立中书省,改侍从官名,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
中书省的职权与必阇赤差不多,掌文书及宣布政令。
后来,中书省逐渐从执事官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政务机构,除管理汉文书之外,又承担了征收赋税的新任务。
耶律楚才在成吉思汗时期,一直辅助成吉思汗,职位相当于丞相职位,因此大家习惯上称他为“相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