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才施礼道:“王爷和王妃客气了,在下是臣,你们是主,何必如此大礼。”
司合忽知道他此来意,单刀直入:“相爷!目前的局势相信大汗已经和你说,我们现在是处境为难啊。一切全靠相爷鼎力相助了。”
耶律楚才客气说道:“王爷客气了!在下是亡国之臣,现在归顺蒙古,自当为蒙古效犬马之劳。老臣刚从大汗金帐那里过来,大汗适才与我们大家商议了一下,就拖雷摄政王之事,与你们再商议商议。”
唆鲁禾帖尼和司合忽诸人问道:“商议什么?”
耶律楚才道:“大汗之意,现在蒙古正在全力西征和南征,为了统一天下,我们必须要团结一致,千万不能四分五裂,对于拖雷摄政王之死,大汗非常难过,但拖雷摄政王遗体不能一直这样放着,我们尽快下葬,王妃看如何?”
唆鲁禾帖尼回道:“我已经和大汗说了,全由大汗做主。”
耶律楚才道:“好!既然这样,明天我们就拔营准备,大军回哈拉和林城。”
司合忽问道:“这么快!”后一想,遗体是不能放太长时间,容易腐烂。
唆鲁禾帖尼道:“事已至此,只好这样了。”
耶律楚才又道:“此外还有一件事,王妃!老臣希望您把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位世子叫回来,不知道意下如何?”
唆鲁禾帖尼问道:“为何?”
耶律楚才道:“你们不用担心大汗会为难四位世子,大汗适才与诸位宗主将军保证过,不会对四位世子下手。再则,拖雷摄政王是四位世子的阿爸(父亲),阿爸出殡,孩子怎么可能不在身边,不然太不孝了?”
唆鲁禾帖尼想了想,来回踱步,心道:“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个孩子是我的命,大汗用这种方式叫他们回来,会不会是他设下的圈套?”一时拿不定主意,看了看司合忽,意思听听他的意思,司合忽也不知如何是好?
耶律楚才看出他们的心思:“各位放心!拖雷摄政王手握重兵,大汗不敢乱来,而且大汗虽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若大汗做得过分,术赤系和察合台系、铁木格斡赤斤等宗主亲王一定会反对,用忽里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牵制大汗,他担心你们不支持他呢。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大汗想动四位世子,其他宗主将军们一定会不同意,到时候大汗之位还能不能保住难说了。”
按照封建制度,帝王驾崩后立即由他指定的继承人大位。但是,由于蒙古的忽里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仍起作用,窝阔台不能因其父的遗命继位,而要等忽里台的最后决定。
窝阔台之所以晚登基大汗之位,是因为征战在外的宗主没及时回来,使得王位空缺的两年,才由拖雷监摄国政。
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举行大会,推选新大汗。
大会争议了四十天,宫廷内有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
此时术赤已死,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单力薄,只得拥立窝阔台。
经过与蒙古贵族的再三敦促、劝进,窝阔台终于服从其父的遗旨,采纳众弟兄的劝告,继承汗位。
听耶律楚才这一分析,唆鲁禾帖尼和司合忽诸人心里疑虑、纠结,一下子豁然开朗,打心里佩服耶律楚才不愧是一代相才。
唆鲁禾帖尼随后命人将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叫了回来,只留蒙哥在外地掌控军队,她虽然相信窝阔台,蒙哥毕竟是拖雷寄望的希望,不能冒险。
次日,长号响起,大军拔寨,全军行动起来,各司其职,不乱不躁,井井有条。
这一军事行动是蒙古长期生活在草原,过着游牧生活,自然形成了这一整齐划一的迁移行动。
哈拉和林城又称和林、和宁,在草原深处克烈部或回鹘都城的基础上创建的蒙古帝国首都,元朝岭北行省首府,地缘位置极为重要,有“重XJ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之称。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建都于此。
即今蒙古国中部鄂尔浑河上游,其故址位于今蒙古国中部后杭爱省杭爱山南麓,额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近旁,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
哈拉和林所在地区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
这次迁移行动,不算是蒙古史上规模空前绝后的,也是最大的。
走在前面的是蒙古先锋队伍,这几支队伍是蒙古战场上下来的,作战勇猛。
之后是窝阔台金帐斡儿朵,前后左右守备森严,而后是拖雷的灵柩。
拖雷遗体用上等粗大的金丝楠木,在木头中间挖空,再将遗体放进棺木里,棺木用毡子裹起来,用十头大牛拉着马车。
唆鲁禾帖尼、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司合忽、铁千军、赵玄衣、忽哈刺、张大佛诸人在左右扶灵。
之后,依次是其他宗主的斡儿朵,最后是蒙古各个大军,队伍之长,前后望不到头。
蒙古在草原上行军很快,不几日就到达了哈拉和林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