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主溟沧长诀于世
孤名半身
一日楼台沽酒巧遇此女
甚觉有缘
遂以风月冠名此剑
灼刻青莲为‘羁’
绞织芳花为‘绊’
赠剑与她
刻下尔之姓名
“栖雾”
. . . . . .
冬璃就站在高高的阁楼上面,这里她很熟悉,是她先前去过,临近无名桥的那一幢,这楼似乎被人唤作“紫竹楼”。
那日,风很大。
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她脑中会迸溅出这样的回音。
她所站层楼很高,翔云横亘直碰到天。此时阁楼显得很小,登楼远眺,景观蒙上雾一样的灰蒙蒙一片。
因为雾很大,还是她的眼睛被什么东西蛊惑出现了虚幻。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一层灰色的雾。
她的人影更小。
恍然间,她对面的薄暮里,出现了两道瘦长的身影。身影不断地旋转,嘶鸣声透过云层溢到她身边来。
距离就在她的眼前,可是它们的声音,就像隔了千重山,遥远跌宕,盘旋无休。
那两道身影踟蹰在雾里,被云层遮挡,半晌后终于露出了真容。
居然是一条双头共生,逗留在天畔瑶池中,吞云吐雾的蛟龙鸣蛇 ! 是它们正在嘶鸣,将一些古老陌生的话音,一遍一遍,低念给楼上冬璃听。
一色青烟,一色澈白。环绕一体,游龙戏珠。
冬璃在心中将它们看成他们,从小义父告诉自己,这世上是有妖的,妖物亦正亦邪。尽管星堙的宫人们不信。
现在,蛟龙与鸣蛇,就在她眼前!
他们在跟自己对话。
冬璃百思不得解,他们为何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她曾心念过一把宝剑,名曰“斩月”。
幼时,她曾无数次在星堙的书阁间翻阅古话侠义小说,还立志成年后,也要成为一名游侠闯荡江湖。
书中载录民间,失传武功十八式。冬璃凭幼时记事的理解力是参悟不到的,只在印象里留下点雏形。
其中,有最多描绘的是数十道剑法样式。
天下有剑分为二类,一种轻剑,一种重剑。执轻剑者善近身格斗,行如刺客,剑法无章、影去无常。负重剑者,哮剑气。将武力蓄在剑上,剑与持剑人形神归一,使出的剑气方可凿山碎石,裂星断虹。
这“栖雾”,又是哪种剑?
冬璃与两神兽对话:“你家主人为何要赠予我珍宝 ? 知晓我习掌无能,莫非是想同情我 ?”
神兽回答:“天神只回答一个问题,年轻人,贪多的下场报应世人皆有领悟。”
冬璃想: “原来,天神也爱故弄玄虚。”
“不过,身处凡尘中,你是亿万眼力辨才之人,有幸脱俗被吾主选择,出界历经劫难,功成必有造化。你可呈应,我二使者的许诺 ?”
“你们有何条件?”冬璃问道。
“你能搬动江城梅花后山的一颗顽石吗?”
“江城在哪? 顽石,又是哪一颗 !”冬璃眼看龙爪时隐时现,眼看的圣物蛟龙和鸣蛇快要消失,忙声高呼问道。
可惜,她并未得到答复。
一团云雾飘到她身边,将她包裹住,她的身体飞速转动起来。
这时这只云将她抛出阁楼的眺望阶,她快速地往高空飞去。
冬璃内心惶恐不安,想要离开这只带她腾起的云,一直驱赶着它。在这浮云带动下,她又迅疾地往下急坠。
双脚落地时,冬璃来到一处江边。江前生长着梅花络成的山岭。山上正盛开丛丛簇簇,缃色、绯红相衬的春梅。
“现在,可是早春了? ”冬璃在心中问自己。
“不管了,先去找那颗顽石罢。”她沿循梅岭江的江畔独步缓行,滔滔水流清澄激荡,撞击着岸石,发出的阵阵音浪,哗然不休。
激流掀起的浪尖上,透出道道金乌奕奕的闪光。春光烈焰,红梅竞放,水流行致截断处,绵延矮山踏上麓屿,如烟似霞的红梅开漫山野,许久不见尽头。
冬璃倚靠在山间一处抽枝的栎树上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