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重点说说第一名,卫怀薇同学的《相逢在春江。”
说到这里,刘川枫一下子来了兴致。恐怕不清楚,还多拍了两张照片。
《相逢在春江
相逢在春江,碧水东流去。我赠翠琉璃,只做相逢据。相别在夏浦,一岸青青树。君赠祖母绿,只言相记取。今我过秋山,黄叶山山舞。登高望秋江,只有深深雨。
“这首诗的题目信手拈了全诗首句,这是在致敬《古诗十九首。这首诗的质感也和《古诗十九首很接近,语言朴素,流转明快,情感真切。结构上又借鉴了《诗经的重章叠句,但这个叠句是流水叠,又显得很新颖。”
“前面讲到这三首诗词,都能很好地扣住‘所思在远’这个主题。但前两首都是‘言思见思’,唯独卫怀薇同学这一首,达到了‘不言思而见思’的境界。所以,我们认为这首当推第一。”
这段话,刘川枫倒是深以为然。
……
从哲经楼出来,刘川枫还是一直跟在卫怀薇的身后。从哲经楼到银杏路,出了校门,一直尾随到地铁口,始终还是鼓不起直面卫怀薇的勇气。
卫怀薇倒是在地铁口主动停了下来。
“你是在一直跟着我吗?”卫怀薇面露不快,冷若冰霜。
“不是!不,是!”刘川枫紧张得语伦次。
“最近经常在宿舍门口看到你。我希望是我误会了。”卫怀薇冲着刘川枫强作礼貌地一笑,然后转身便走。
“卫怀薇,你没有误会,我确实是想等个机会,和你说说话。”刘川枫站着没动,大声地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卫怀薇回头惊诧地看着刘川枫,并没有说话,只是双眉紧蹙,目光中透着愠恼。
“你认识郑克敏吧?”刘川枫突兀地一问,惊得卫怀薇娇躯一震,但依旧是沉默不言。
“我是郑克敏的朋友,我之前听他提起过你。我听说,他出事儿了,所以特别想替他来看看你。”刘川枫说的是真话,语气就特别诚恳,眼睛里还泛着泪花。
卫怀薇听完这话,也不像以前那样戒备了,语气由严厉换成了冷漠:“他过段时间就回来了。用不着你来替他。”
一句话说得刘川枫心如刀绞,竟然流下了眼泪。
他这一流泪,卫怀薇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真诚,语气就渐渐温和起来。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啊?”
“克敏兄也喜欢旧体诗词,在菊斋论坛的ID叫“见薇知驻”,我的ID叫“李八郎”,我们诗风相类,用殊同老师的话说就是有同一种‘质感’吧,所以比较投契,加了好友。去年初秋时节,我有幸在北京见了他一面,聊了一个晚上。”
刘川枫一边说,一边示意卫怀薇往前走,这回卫怀薇没有拒绝。